美剧|于和伟一句话,马东傻眼黄渤惊讶,隔壁人艺前院长给出答案

美剧|于和伟一句话,马东傻眼黄渤惊讶,隔壁人艺前院长给出答案

文章图片

美剧|于和伟一句话,马东傻眼黄渤惊讶,隔壁人艺前院长给出答案

文章图片


两档不相干的节目 , 意外呼应上了 。
窦文涛的文化访谈节目《圆桌派》 , 与马东的喜剧竞技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
一个走深度 , 一个重幽默 。
因为一句话 , 发生了联系 。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 , 演员们表演结束 , 接受导师们的点评 。
这时 , 于和伟嘴里蹦出一串词 , 三形儿、六劲儿、心已八、无意则十 。
台上的年轻演员们 , 如听天书 。
台下导师席上 , 马东同款迷糊 。
隔壁的黄渤惊讶无比 , 这都是从哪儿学来的知识 。
马东看了一眼黄渤 , 脱口而出:这是中戏教的吗?
【美剧|于和伟一句话,马东傻眼黄渤惊讶,隔壁人艺前院长给出答案】短短十秒的镜头 , 有些人一瞥而过 , 实则大有趣味 。
看得出 , 马东和黄渤都慌了 。

先说黄渤 。
百亿影帝之名 , 经过自媒体小伙伴五六年的科普 , 大家早已烂熟于心 。
生活上的苦、表演上的甜 , 比黄渤经历还多的 , 演艺圈可以说凤毛麟角 。
谈到表演 , 黄渤最有说服力 。
可是 , 就连他也没明白于和伟这一连串的词 , 到底在说个啥 。
怎么着?
我黑皮在天桥上 , 啃着面包被摩托车撵着跑 , 还不如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所以 , 黄渤非常惊讶 。
于和伟居然还能在他没有触及的地方 , 吸收他闻所未闻的表演话术 。
马东先是迷糊 , 然后看了黄渤一眼再说话 , 还说错了话 , 也是惊慌在闻所未闻 。
马东在北京电影学院 , 学的是电视专业 。
他不确定于和伟说的这一串 , 是不是表演专业的授课内容 , 担心露怯 。
黄渤同样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 虽说读的是配音专业 , 好歹本职工作是表演 。

如果连黄渤都没听说过 , 那就可以坦然承认不懂 。
接下来求证出处 , 马东本想说“这是上戏教吗” , 而非“这是中戏教的吗” 。
一紧张 , 口误了 。
于和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 和中戏没有关系 。
于和伟看出了大家的尴尬 , 主动解释道 , 这是曲艺行业的老话 , 不是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内容 。
三形儿、六劲儿、心已八、无意则十 , 这句话有多陌生呢?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后期制作也懵了 , 字幕将“心已八”打成“心已巴” 。
答案 , 在窦文涛的《圆桌派》里 , 可以找到 。
有一期邀请的嘉宾 , 是北京人艺的两位大师 , 前院长濮存昕和表演艺术家李光复 。
他们聊话剧 , 说到了三形儿、六劲儿、心已八、无意则十 。
据濮存昕回忆 ,这句话最早出自盖叫天 , 著名京剧演员 , 人称江南第一武生 , 活武松 。
这位老先生将表演总结为四个阶段 。

三形儿 , 指的是有模有样 , 可以当演员 , 三分 。
六劲儿 , 指的是亮相、词准、腔圆 , 能上台了 , 六分 。
心已八 , 指的是走心动情了 , 八分 。
无意则十 , 是无数演员追求的终极梦想 。
演员进入这一层境界 , 不再刻意琢磨怎么演 , 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 都是一出好戏 。 像孔子说的 , 从心所欲 , 不逾矩 。
大多数演员穷极一生 , 也无法达到“无意则十”的阶段 , 只能不断的观察社会、体验生活 , 达到心已八的境界 。
懂得体验生活 , 足以在演艺圈站稳脚跟 。
听得最多的例子 , 比如吴京为了拍摄《战狼》 , 专门跑去部队体验 , 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 。
历经18个月的苦熬 , 才打开主旋律电影的光彩局面 。
比如天王刘德华功成名就 , 被千里寻子的社会新闻感动 , 接拍影片《失孤》 。
为了演好农民形象 , 不惜自毁双手 , 蹲路边吃盒饭 , 衣服连穿3个月到发臭 。 把一个风尘仆仆、千里寻子父亲形象 , 演得活灵活现 。

当然 , 演艺圈更多的是反例 。
有些演员从来不去体验生活 , 在三形儿、六劲儿中间荡 。
碰到一个好导演 , 手把手的教戏 , 填鸭式的表演 , 运气好能拿影帝影后 。
这种高光 , 往往昙花一现 。
之后烂片不断 , 令人唏嘘 。
有的则纯粹靠颜值、身材 , 凭三分的表演 , 赚取天价的片酬 。
这一类 , 根本不用举例 , 演艺圈比比皆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