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了解这些传统习俗 二月初二龙抬头

二月初二龙抬头(一起懂得这些传统习俗)

一起了解这些传统习俗 二月初二龙抬头

文章插图
农历二月初二,相传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这天起,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菜节”“青龙节”之称 。我国北方普遍传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活泼地诠释了这个节日的根本内涵 。
●传说
一起了解这些传统习俗 二月初二龙抬头

文章插图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产 。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惹恼了玉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准向人间降雨 。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场大雨 。玉帝得知后,将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
人们为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资源网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 。玉帝一看,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持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
●来历
龙,作为炎黄子孙的精力图腾,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古人以为,负责行云布雨的龙和其他动物一样也资源网是要蛰伏的,“闻雷声而动”“春分登天”可以看成是“龙抬头”一说的原始 。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气温回升,大地解冻,很多处所特殊是北方地域开端降雨,为不失农时,“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在春耕将始之时,敬龙祈雨,目标是希望五谷丰收 。
从天文学上来说,我国古代用28宿来表现日月星辰在天空的地位,并划分为东西南北4宫,东宫7宿由30颗恒星组成,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展的青龙 。每到春分后傍晚时,青龙七宿中的两颗“龙角星”就会从东方地平线上涌现,其余各星组成的龙身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犹如“龙抬头” 。
●习俗
一起了解这些传统习俗 二月初二龙抬头

文章插图
农耕: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二月二”也是农村的农事节 。人们选择在“春龙节”这个祥瑞的日子,拉开一年农事运动的序幕,比如“二月二,龙抬头,庄稼院,盼丰产”,“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这些民谚都形象地描写了人勤春早、活力勃勃的农耕画卷 。
打囤: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
撒灰围囤是我公民间二月二的一个传统习俗 。早起,家里主事的人带着家人在院里撒灰围囤,囤的中心埋上五谷杂粮,预示来年五谷丰收,是农家对新的一年能有个五谷丰收的企盼与祈祷 。
引龙:二月都城春动野,引龙灰向银床画
引龙,又称“引钱龙”“引龙填仓”,从前风行比拟广泛,现在多已被打灰囤之类取代 。元代欧阳玄功的《渔家傲》词中有“二月都城春动野,引龙灰向银床画”之句,后一般人们是把灰从大门外蜿蜒撒入厨房,然后围水缸一周,谓之龙,也有用糠撒到井,再用灰由井撒入室的 。引龙的目标,一说是增长财富,故谓引钱龙;一说是龙抬头后,各种害虫就不敢出来 。
驱虫: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春天来了,蛰伏一冬的害虫开端运动,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 。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口中念念有词“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门户、床炕等象征手腕,驱除蛇蝎、蚰蜒、老鼠等害虫 。
理发: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力头
民间以为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在这一天“剃龙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因此,民谚也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力头”的说法 。孩子理发,叫“剃喜头”,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愿望带来好运 。
回娘家: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正月新娘不回门,媳妇不走娘家,所以到了二月二,各家都接女儿回娘家 。我公民间有“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民谣,表示出父母盼女归的心态 。
●食俗
二月二,吃龙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