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了解一个病证的整体和现状的基础上 , 确立治疗策略或选择治疗的出发点 , 然后如何实现治疗意图或治疗目标的任务就落在了选方用药这个环节上 。
平方
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治疗处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或形式 。“方出于法”、“方为法”、“方以证为法”等说法 , 充分说明了方、证、治的密切关系 , 即方剂的组成必须符合中医的病机和治法原则 。
方剂是药物的有机组合 。医者在组方时应做到细致分析 , 弄清病变的主次矛盾或主次环节 , 并周密谋划 , 区分出君臣佐使 , 力求既能突出主题 , 显现出协同作用 , 又能物尽其用 , 扬长避短 , 即所谓“方有合群之妙用” 。这一过程犹如管理一个团队 ,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角色 , 既要明确定位 , 各司其职 , 各尽其能 , 又要服从大局 , 密切配合 , 团结协作 , 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发挥最佳的群体效用 。这就需要管理者对问题的症结、任务的细节了然于胸 , 同时还应对团队成员的个体情况有充分了解 。
中医学历代医家通过用心体会、反复验证 , 创制出了众多方剂 。《中医方剂大辞典》(彭怀仁主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即收录了近十万首方剂 , 可以说这些都是临床经验积累的结晶 , 值得借鉴学习 。当然 , 这些曾经的验方 , 甚至是秘方 , 都有着明确的适应证 , 因此欲取其效验 , 必须要辨证准确 , 用之得当 。
药
组成方剂的基本元素
中药取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与矿物 , 属天然药物 。由于禀承不同、成分有别而具有“四气”(寒、热、温、凉)及“五味”(酸、苦、甘、辛、咸)之偏 , 藉此可以用来纠正疾病之偏 , 因而中药治病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偏纠偏” 。
“药有个性之专长” , 即每一味药物都有着性味、归经及功能等方面的特点 。不难理解 , 只有做到谙熟个性 , “用药如用兵” , 且能知己知彼 , 才能用药如神 , 药中肯綮 。当然 , 由于每一味药物的个性不同 , 配伍之后发生的变化又千差万别 , 因而为中药的临床应用留下了广阔的体验、感悟空间 , 也为之积累了异常丰富的用药经验 , 甚至因好用或善用某药而获得谑称 , 如“张熟地”(张景岳)、“严附子”(严观)、“余石膏”(余师愚)、“徐麻黄”(徐小圃) , 等等 。
不可否认 , 中医历代也重视一方一药的研究 , 但这种“效在于药”的现象决非主流 , 不能显示中医治病的规律和对疾病认识的全貌 。如黄连止痢 , 在民间早沿用 , 但宋代寇宗奭即指出:“今人多用黄连治痢 , 盖执以苦燥之义 , 亦有但见肠虚渗泄 , 微似有血便即用之 , 又不顾寒热多少 , 惟欲尽剂 , 由是多致危困 。若气实初病 , 热多血痢 , 服之便止 , 不必尽剂;若虚而冷者 , 慎勿轻用 。”因此 , 必须在中医理法的指导下 , 结合有特殊疗效的方药 , 易“对症用药”而为“对证用药” , 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 这就是“效在于法” 。
至于时行的对中药有效成分及有效组分的分离提取 , 从积极的角度讲 , 它提高了用药的准确性与针对性 , 但由于中药是复合成分 , 发挥的是多重作用 , 因而这种提取物与原药已相去甚远 , 决然不能等同 。
由上述可知 , 中医学的理法方药是一个完整且完善的体系 , 可谓环环相扣 , 自然而然 , 浑然一体 , 理、法是方、药之据 , 方、药是理、法之具 。坚持理法方药的一体化原则 , 并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才是中医学的生存之道 , 也是实现中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推荐阅读
- 中医如何对治忧郁症 中医治疗抑郁症
- 钓鱼技巧,子线快速 牢固的绑八字环教程,钓鱼线八字环与子线的绑法-
- 乌鸡白凤丸不能随便吃
- 对症瘦身中医五行瘦身法由内而外调整
- 求职|DNF:推荐超级好玩的四个职业,技能华丽堪比大片,让人无法自拔!
- 山东名菜葱烧海参,北京鲁菜老字号葱烧海参-
- 自行车发明者英文名字,自行车的发明者是谁-
- 小孩名字取大了有什么影响没有,宝宝名字起的大不好吗-
- 道光皇帝有四个皇后 道光帝的皇后
- 我的爱好作文500字 兴趣爱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