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辨证论治与病机归纳

医案,古称“临证”,又称“医案”、“脉案” 。西安章太炎曾说:“中医之成就,以医案为最 。”“丈夫的病历都是以病理为依据的,治疗结果也是中医价值的真实佐证 。”成为历代医家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真实记录,是中医经典的补充,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作为当代中医,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医案必不可少 。
中医病历的书写有多种形式 。我们每次阅读先贤的医案,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领略到他们的文采 。笔者提出自己的见解,借鉴前人的经验,借鉴八种方法,希望对阅读和工作时间的同仁有所裨益 。
辨证论治
病例:右胁下疼痛,导致肩,胸闷,食欲不振,口苦酸,急躁易怒,便秘,舌暗黄,苔黄腻,舌质嫩红,脉弦数 。肝胆湿热蕴结,络脉不和 。意在清肝利胆,祛湿通络 。选择方大柴胡汤加减 。
按:本案例是循序渐进的写法,中规中矩,适合临床初期患者 。
发病机理诱导
案例:阴虚导致怒火易升;肝若横,脾土受辱 。腹眩、肝脾疾病;耳鸣咽干,虚火阴虚内热,肾虚导致腰痛 。补阴抑阳,扶土抑木之法 。(第166页,共《柳选》页)
处方:六味地黄汤配龟板、沙苑子、党参、杜仲、归参、白芍、石决明 。
按:此法难度较大,适合知识较深,有一定临床经验者;其特点是言简意赅,语言简练 。这种方法也用于石膏病例 。
承上启下
案例:前抛祛风宣肺法,头痛,头胀,腰背酸痛,大便如前 。但仍有头晕,咯痰轻微,脉小,尺收轻度,苔渐白腻 。邪风虽减,但未完全消除,脾胃不和 。提出祛风宣肺,调理脾胃进行治疗 。
按:这种方法常见于病历,常用于随访患者 。
【中医医案辨证论治与病机归纳】夹在夹子上的方法
病例:我咳嗽是因为痰和喝酒 。今年夏天五月,我吐血,肺被热逼 。这六七天,暑气内积,凉风外袭 。该病先寒后热,热势有起伏 。表,汗不畅;清晰,热度不退 。但由于痰饮受阻于胸,肺胃失表 。丈夫的舌头底部是深红色的,但眼睛粘粘的,舌头上长满青苔,皮肤白得像豆子一样厚 。这是暑痰多饮之证,但他的病情是气短痰多!据云,26号拉肚子好几次 。到目前为止,我的肠子都堵了,一直在网上闷着,但是不痛 。小水以前是红浊的,现在是红而不浑 。这是因为湿热痰浊都集中在我的胸中,肺气亏损,不能给膀胱 。所以我不赌湿浊,反而患痰喘 。发病机制是存在的,疾病的危险性也是存在的 。从现在开始要清痰湿热,下气清肺,但清上焦尤为重要 。
处方:葶苈子、枳实、郁金、杏仁、羚羊角、川贝、胆南星、连翘、
案例:脉象湿,脉象湿,脉象热,热与湿相合,所以气不大,三焦未明,身不热,小焦不利,头额独热,心胸满满,舌苔白腻,底质绛红,都是湿抑热的标志,说明邪积于中 。它三焦流畅,不知道要不要打微力 。
按:这种方法在右医案中也很常见,前人对脉象理论的重视和体会是我们这一代人力所不及的 。
症状分类
病例:胸闷,频繁嗳气,咽部阻塞如梅核,但照常进食;这个肝气郁结,痰浊上调,正气下调是病因;肝郁阻络引起的两侧胁部疼痛,尤其是愤怒;尤其是最近几天,肝木侵脾,肝脾不和,腹痛,肠鸣不止 。舌苔薄腻,脉细 。综上所述,肝只是脏,享受过度抑郁,解除紊乱 。咽喉上部凹陷如梗,咽喉中部凹陷引起腹痛,内脏凹陷引起两侧疼痛 。
按:此法适用于病因相同,症状各异的患者 。分类分析是一种保持简单、控制复杂的方法 。
中西结合治疗
案例:本人过去患过肺结核,治疗后病情稳定 。最近几天经常肚子疼,饥肠辘辘,在市中医院做了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
症状:上腹痛,尤其是饭后两小时 。当你得到食物时,疼痛会减缓,饥饿感会减轻,这些年来戏剧性会增加 。体瘦,苔薄,舌红,脉细 。这个脾虚气滞,阴虚胃热的“饥疝”,也是为了调脾补中,滋阴清胃 。
按:这种方法在现代病历中很常见 。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书写格式 。
以上八种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病历,祖国的病历可谓是浩如烟海,丰富多彩 。希望同事们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学以致用,类比起来也不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