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利用光速传讯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二 )


20世纪70年代,甘肃敦煌出土了大量汉简,其中就有《火上品月》 。《品悦》记载了比较完整的预警条例 。通过事先分析敌情,用具体的信标信号和不同的组合来表达不同的含义 。这些预先安排好的信号,可以使汉军快速准确地了解敌情,从而调动部队备战 。史料中还记载了其他关于敌人入侵的规定 。例如,当敌人进入要塞并点燃篝火时,所有负责边防亭的军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位,以便及时向上级杜威府报告入侵者的数量和入侵地点 。
汉代实行“三甲虫三鸡”制度 。比如10个以上的敌人在长城或者一个以上的敌人已经进了长城,白天拿着两个铃铛,晚上拿着两只鸡,同时还要烧了发工资 。1000多名敌人攻打亭子屏障时,是三峰三菊苣 。如果敌人已经攻占了亭子屏障,士卒必须点燃菊苣火,并开启和关闭,这被称为“离合菊苣火”,这意味着局势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
明朝实行五峰以上制度,利用硫磺、硝石、射击声等物质,使军事情报传递更加迅速准确 。如果入侵的敌人数量在12到100之间,就升起一个烽火台,放一炮;500多人,两座烽火台,两门大炮;1000多人,三风三炮;五百多人,四座烽火台,四门大炮;一万多人,五种风,五门炮 。
边境线很长,篝火一直在燃烧 。为了保证烽火台的正常运转,驻守烽火台的战士们努力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这种古老而快速的光速通信技术也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
【古人如何利用光速传讯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