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是什么意思,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上一句是啥-


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是什么意思,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上一句是啥-

文章插图
感谢邀请 。
“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这是庄子《逍遥游》里的原话 。其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如果猜得不错,题主所说“扶摇直上九万里”,是李白《上李邕》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和“扶摇直上九万里”有何区别吗?
总体来说没区别,李白这叫“用典”,明显引用的是庄子逍遥游的典故 。
但是,细说起来,又有些微的区别 。
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是什么意思,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上一句是啥-

文章插图
庄子原话所在的《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之作,气势恢宏,文采飞扬,意象无穷,喻寓深刻 。
他说,北冥那里,有一条名叫“鲲”的大鱼 。北冥,是古人想象的北极 。这鱼有多大?“不知几千里也”,很大很大 。
某一天,这鱼突然变化成了鸟,名字叫“鹏” 。鸟自然也很大,“其背不知几千里也”,鸟背大到搞不清有几千里 。
“鲲”化为“鹏”后,“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然后就“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了 。
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是什么意思,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上一句是啥-

文章插图
“抟”,《说文》的解释,是“以手圜之也 。”也就是现在说的以手团之,使之圆 。
不过在庄子那里,“抟”,不是这个意思 。
一说是“拍” 。《周官.冬官考工记》:“抟埴之工二 。”《注》曰:“抟之言拍也,埴黏土也 。”这是说,需要两个拍黏土的工匠 。
另一说是“凭藉” 。司马相如《长门赋》云:“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蘭而茞香 。”
【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是什么意思,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上一句是啥-】解为“拍”,也说得通——鹏鸟的翅膀,拍着“扶摇”飞上了九万里 。
如果结合庄子《逍遥游》寓意,则就是把“抟”解为“凭藉”更合适了 。
有必要先说一下“扶摇” 。按照现在人们对字面的理解,“扶摇”直上,只是一种上升的状态,是个形容词 。其实在庄子那里不是这个含义 。
庄子说的“扶摇”,是一种风的名字 。“扶”,古通“颫”,《广韵》释曰,大风也 。并说,《尔雅.释天》和《庄子.逍遥游》中,作“扶”,亦作“颫”——有的版本作“颫” 。
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是什么意思,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上一句是啥-

文章插图
《逍遥游》后面说:“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释文》曰:“司马彪云:风曲上升如羊角 。”
可知,“扶摇”和“羊角”都是风的名字 。
下面来看庄子为何用这个“抟”字 。
庄子是道家 。但是他与老子有很大的不同 。总体上,老子相对悲观,而庄子则天马行空,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由 。
在道家的观念中,整个的天地宇宙,是一个变化转变的“大炉子”,就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一样,万物都在这个炉子里“炼化”,人也如此 。这是一个“物化”过程,谁能顺应掌控了这一过程,谁就是得到了“道” 。
老子已经阐发过这个思想 。
再比老子晚了约二百年的庄子那里,他也赞成有这样一个“物化”的过程,但是,他认为,除去“物化”这个被动的过程,还可以“自化” 。这是主动的过程 。
所以,《庄子》的第一篇,是《逍遥游》,就是说,他所阐述的,是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而不单单被动地“物化” 。
《逍遥游》,是追求绝对自由的开始,还达不到自由 。从第二篇《齐物论》开始,才逐渐一步一步地讲如何“自化” 。
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是什么意思,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上一句是啥-

文章插图
《逍遥游》开篇,讲到了北冥之鱼,尽管很大,但潜于水中 。这是最不自由的状态了 。
然后开始被“化”,“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再然后继续化,但是带有了“自化”的成分——“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
请注意这个“怒”字,不是气愤、发怒,而是“奋发” 。可是,只“发奋”就一定能飞起来吗?所以又请注意“海运”这两个字,不是“海路运输”,而是如海般大的“运行动能”——鹏鸟奋发而飞,需要海量的动能,大致是这样的意思 。
于是,需要“抟扶摇、羊角’——凭藉“扶摇”和“羊角”那样的大风,直冲九万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