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姜昆和郭德纲的相声之争,因服务对象不同而形成,再换俩人也一样

相声|姜昆和郭德纲的相声之争,因服务对象不同而形成,再换俩人也一样

文章图片

相声|姜昆和郭德纲的相声之争,因服务对象不同而形成,再换俩人也一样

文章图片




作为一名喜欢相声的观众 , 老青年一直对与相声相关的一些新事旧闻比较感兴趣 。 比如以姜昆为代表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们又在哪儿开会了 , 作出了什么指示 。 以郭德纲为代表的民间相声艺人们又在哪儿演出了 , 演了些什么 。

对这些方面看得多了 , 体会上自然就稍稍深刻一点 , 例如大多数人认为姜昆和郭德纲的关系之所以走到这一步 , 都是人为造成的 , 可在我看来他们之间的无法融合 , 其实是不可避免的 , 换成赵钱孙李昆 , 周吴郑王纲 , 只要以下的因素存在 , 结果也会是同样的 。
【相声|姜昆和郭德纲的相声之争,因服务对象不同而形成,再换俩人也一样】姜昆和郭德纲年龄相差20多岁 , 他们之间无疑是有代沟的 , 姜昆的思想成型于六七十年代 , 而郭德纲则在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晚一些 。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 , 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 本就对传统的东西有抵触心理 , 而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人 , 则对传统文化更加好奇与尊重 。
比如我所在的这座千年古城曾在某个年代遭遇了拆砸破 , 作为我这样的七零后 , 在了解到这些以后深感惋惜 , 因为那可都是非常有历史价值的古建啊 。 可是 , 这件事对于我常提到的“高雅之家”群里的那位老繁荣来说 , 他却认为当年的做法没有一点问题 。
另外 , 老繁荣喜欢听唱八十年代的歌曲 , 而我这个七零后却喜欢六七十年代的歌曲还有大鼓 , 京腔和评戏 。
所以我觉得 , 别看郭德纲比姜昆小20多岁 , 可传统相声在他心中的分量和地位 , 要比姜昆重得多 。

郭德纲曾说 , 传统相声是经过数位大师百年打磨出来的 , 是很成熟的 , 但是有的人却总想着另辟蹊径 , 他以厨师炒菜打比方说:“你拿个痰桶炒菜 , 谁敢吃啊!”
有一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 , 相声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 也跟坐在什么位置上有关系 。 对于姜昆来说 , 它是宣传工具;对于郭德纲来说它是谋生的手艺;对于老青年来说 , 它是逗闷子的玩意儿;对于我们“高雅之家”群的群友来说 , 它是表现他们比普通群众有多么高雅的证明 。
姜昆说“你离人民有多近 , 人民跟你有多亲” , 郭德纲说“江山父老能容我 , 不使人间造孽钱” 。
姜昆说“要走到群众中去 , 创作出时代人物 。 相声要有教育意义 , 不能只讲“笑果”不讲效果” , 郭德纲认为相声就是要让观众乐 , 观众不乐的相声 , 等同诈骗 。
二人之语 , 均有道理 , 但很明显 , 姜昆说的有些空洞了 , 说白了就是官话 , 而郭德纲说的才更实在 , 更接地气 , 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 。
说什么样的相声 , 主流们当然希望越正能量越好 。 对于他们来说 , 披着德艺双馨的绶带 , 戴着艺术家的帽子 , 只要别犯错误 , 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 至于相声逗不逗乐 , 根本就没有必要泰国在意 。 他们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 , 本就不是从观众这里得来的 , 把相声当作一种宣传工具 , 也是遵从了端谁的碗给谁干活替谁说话的道理 。
但如果郭德纲也像他们一样把相声当成宣传工具 , 把好相声定义为必须有教育意义 , 观众会买账吗?要是说这个也能有票房 , 能解决民间艺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 , 那不是观众疯了就是郭德纲傻了 。
我们小区的李焊工 , 小区不让出去 , 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 因为一天出不去就少挣几百 , 一个月出不去 , 他就生存危机了 。 而“高雅之家”的群主张雅就不同 , 人家就算半年不上班 , 银元也不会少一块 。 所以张雅只要有空就会歌功颂德一番 , 而那个李焊工只会在小区里一边转圈一边发牢骚 。

对相声主流不主流 , 有人表示反对 , 这种反对的出发点是好的 , 但从现阶段的相声来看 , 这个区分是客观形成的 , 即便不分 , 它也是存在的 。
姜昆和郭德纲之间除了因相声理念不同所造成的分歧之外 ,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
比如姜昆虽然身居主流要职 , 虽不靠票房吃饭 , 可仍需要相声这个工具来维持和保障自己的地位 , 用左脚在庙堂 , 右脚在民间形容大概更恰当 。 他既要左脚迎合 , 右脚还不能没有地方站 , 否则整个身体就会失去平衡 。 而郭德纲的出现 , 恰恰威胁到了他右脚的位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