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故事,诸葛亮有没有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

一、诸葛亮确实是个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的军事才能,却远非演义中表现出来的那样优秀 。在罗本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神话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什么火烧博望坡、赤壁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等等,但其实这些都没有真实发生,或不是诸葛亮所为 。
诸葛亮确实是个人才,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其实就已经点出了诸葛亮和庞统的特长,就是政治!
刘备南逃,在如此狼狈的情况下,诸葛亮作为使者出使东吴,促成了孙刘联盟 。
刘备平定荆州后,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
刘备入主成都,诸葛亮主导修改了蜀川的历法,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 。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 。
刘备出兵汉中,命诸葛亮为左将军府事镇守成都,负责兵粮调度 。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胜于其军事才能,如果其军事才能真的很强,刘备每次出征,势必会带着诸葛亮的 。

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故事,诸葛亮有没有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

文章插图
二、打仗打的是实力,是国力 。其实,自从曹操统一河北,占据中原,就已经奠定了其三国霸主的地位 。在当时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经济也最为富庶 。人口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决定国力 。
诸葛亮很早就已经看出了三国鼎立的局势,所以才会在《隆中对》中说道: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这句话,诸葛亮首先说的就是“内修政理”,其实就是发展益州经济,外扩不足,但自保有余 。而外扩的条件,就是静待孙、曹发生重大错误或者变局 。
诸葛亮为什么会把发展益州经济放在第一位呢?因为益州虽然在东汉末年,没有经历中原诸侯纷争的动荡,但毕竟人口基数小,和中原,甚至是东吴都是比不了的,如果不首先发展经济,那就没有争夺天下的根本 。这一点,其实在汉中之战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当时刘备倾举国之力在汉中熬了两年,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窘迫境地 。后来荆州失,蜀国仅仅占有益州一州之地,人口基数急速减少,更失去了竞争天下的实力 。诸葛亮屡次北征,都要先夺陇西,稳扎稳打,就是因为蜀国人口太少,必须先抢陇西之地的人口,才能有再图长安而不是天下的能力 。
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故事,诸葛亮有没有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

文章插图
三、蜀国人才凋零,内部势力错综复杂,始终不能一致对外夷陵之战是一个转折点,蜀国大批精英陨落,直接导致蜀国内部矛盾暴露 。刘备入蜀后,旗下势力分成了四派,元老派、荆州派、东洲派和益州派 。其中,益州派由于是由益州当地人组成,但一直被刘焉、刘璋父子,刘备这些外来势力统治,一直心生不满 。夷陵之战后,元老派、荆州派死伤殆尽,蜀国几位重将陆续归西,益州派逐渐势大,这一点从诸葛亮北伐,主力战将多为益州将领就看得出来 。后继人才不足,再加上益州本地人士的抵制,使得蜀国内部矛盾重重 。
其实自始至终,诸葛亮都没有光复汉室的想法,光复汉室是刘备的想法,诸葛亮只是为了报答刘备知遇之恩 。况且以当时蜀、魏两国的情况,诸葛亮只能选择外战,才能消化蜀国内部的矛盾,否则只能坐以待毙 。
诸葛亮自己说的明白,得天下需“天时地利人和”,而他的主人刘备只占“人和”,也就是说没有“天时地利”,怎么可能统一天下?然后“六出祁山”,都是徒劳无功,不可能取得胜利 。
【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故事,诸葛亮有没有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Tag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