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韩国版《心灵捕手》,充满励志的正能量,温暖感动无数韩国人

心灵捕手|韩国版《心灵捕手》,充满励志的正能量,温暖感动无数韩国人

文章图片

心灵捕手|韩国版《心灵捕手》,充满励志的正能量,温暖感动无数韩国人

文章图片

心灵捕手|韩国版《心灵捕手》,充满励志的正能量,温暖感动无数韩国人

文章图片

心灵捕手|韩国版《心灵捕手》,充满励志的正能量,温暖感动无数韩国人

文章图片

心灵捕手|韩国版《心灵捕手》,充满励志的正能量,温暖感动无数韩国人

文章图片

心灵捕手|韩国版《心灵捕手》,充满励志的正能量,温暖感动无数韩国人

文章图片

心灵捕手|韩国版《心灵捕手》,充满励志的正能量,温暖感动无数韩国人

文章图片

心灵捕手|韩国版《心灵捕手》,充满励志的正能量,温暖感动无数韩国人

文章图片



本片被比喻为韩国版的《心灵捕手》 , 凭借《老男孩》获得韩国影帝的崔岷植 , 饰演一位隐姓埋名在高中做警卫的“脱北者”数学天才 。 在意外成为一位数学差生的私人家教后 , 两人携手展开一段自我救赎之路 。 他们解开的 , 不只是一道道数学习题 , 还有加倍复杂的人生课题 。
无限循环的考场噩梦
你做过“考鸭蛋”的梦吗?这样的噩梦 , 又持续了几年?九年、十二年 , 或是我一样 , 在离开学校多年以后还断断续续地在睡眠中 , 重返鸦雀无声的试场 , 不知是焦虑还是高温令掌心发汗不止 , 浸湿了无字天书般的艰涩考卷 , 用汗也只能用汗 , 来填满脑中和纸上的空白——原来 , 一直没能从噩梦中真的醒来?

韩国片《奇怪国家的数学家》 , 乍看下与《心灵捕手》惊人地相似:一样描述着自卑的奇才遇上伯乐的故事 , 前者是高中生韩智宇受脱北数学家李学成相助、后者有威尔和数学家及心理学家 , 一样有个委身清洁工的数学天才(前者为施教者、后者为受教者) , 而伯乐角色同在育才过程中 , 走出丧亲之痛(前者是爱子、后者是爱妻) 。

但《奇》片的特殊之处 , 在于它更直面地显影出韩国 , 甚至许多亚洲国家共同的教育现象:好成绩等于好学校、好学历等于好工作 , 至于说喜欢数学?呃 , 拜托别闹了吧!
先问问题或是先答问题
光是看看东西方类似主题的电影 , 差异就十分明显 。 首先 , 双方对待出题者、数学题的基本态度大相径庭 。
以二战轶事、数理奇才艾伦·图灵为蓝本的《模仿游戏》 , 其中有个关键的桥段 。 当时 , 图灵利用已知信息大幅提升运算机器的效率 , 而成功破解了德军的密码 , 但是他却选择不去揭露拦截下来的每一道攻击情报 。

原因在于 , 图灵深知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 不应是顺着科学家的渴望「解开每一道密码」 , 而是「创造情报战优势 , 取得最终胜利」 。 因此只针对重大的信息采取行动 , 其他信息则必须选择性放手 , 以免德方起了疑心 。
换做是其他人 , 尤其少问少质疑的军人/东方人 , 极有可能不问原因 , 只知盲目地服从师长的指令 , 如例行公事般 , 惯性地破解、破解再破解 , 行动、行动再行动 , 唯一信条是速捷、确实、沉着与忍耐 。

未受启蒙前的韩智宇就是如此 。 《奇怪国家的数学家》故事开头 , 李学成替男主角上第一堂课时 , 故意用错误的题目、不可能实际存在的三角形 , 误导韩智宇回答 , 接着吐出那金句:「在错误的题目中 , 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 」

这场戏 , 相信对主角或对观影的我们来说 , 都堪比为一场震撼教育 。 回想求学阶段的我们 , 哪次不是跟韩智宇一样 , 一拿到题目就兴冲冲地作答、解题 , 却不曾有一分一秒停下来 , 质疑过题目本身的合理性和意义?

更可怕的是 , 硬解错误数学题不过是白花半小时 , 硬解错误的人生课题 , 却可能赔上一辈子 。

“在错误的题目中 , 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 ”
想解题 , 先学会跌倒的勇气

在这里 , 我们窥见第二个文化差异点:容错的空间与失败的勇气 。 无论是《模仿游戏》的图灵、《美丽心灵》中的诺贝尔奖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或《万物理论》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 虽然分别受到性倾向、精神分裂症、渐冻症的身心困扰 , 但专业领域上的数理天资 , 不太是一件他们需要向自己证明的事 , 而是一件总会向世界证明的事 。 有朝一日 , 他们终能在不断的试误后 , 找到天赋回旋的空间 , 坚持在那条理想的道路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