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凡|“羽泉”分道4年,再看胡海泉和陈羽凡二人,人生境遇大相径庭

陈羽凡|“羽泉”分道4年,再看胡海泉和陈羽凡二人,人生境遇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陈羽凡|“羽泉”分道4年,再看胡海泉和陈羽凡二人,人生境遇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陈羽凡|“羽泉”分道4年,再看胡海泉和陈羽凡二人,人生境遇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陈羽凡|“羽泉”分道4年,再看胡海泉和陈羽凡二人,人生境遇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陈羽凡|“羽泉”分道4年,再看胡海泉和陈羽凡二人,人生境遇大相径庭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 不在于我们在何处 , 而在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 ”——(英)奥利弗温德尔福尔摩斯

最好的生活 , 是在孤身奔赴梦想的时候 , 遇见同路人 。 一程山水一程风 , 一路高歌一路行 , 并肩的伙伴是生命里闪光的宝藏 。 曾经 , 我以为羽泉的结局就应该是这样的 。
然而 , 他们的故事却停在了2018年的冬天 。
2018年是羽泉出道20周年 , 对于八零九零一代人来说 , 羽泉的歌总是交织着青春年华里一些美好的回忆 , 于是羽泉出道20周年巡回演唱会 , 也被许多人赋予了告别青春的仪式感 。
可惜的是 , 因为陈羽凡的错误 , 这个仅剩十几天就要开场的演唱会 , 最终也没有被等来 。

事情发生后 , 胡海泉在微博上用连续多个为什么公开喊话陈羽凡 , 言辞中透露着震惊、失望和恨铁不成钢 。 作为多年好兄弟 , 骤闻噩耗 , 受到打击当然都是正常的 , 但问题是明明有更便捷的联系方式 , 胡海泉却选择了在公开的社交平台喊话 。
这一行为比起关心事件本人 , 更像是在向围观群众澄清自己 , 颇有些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意思 。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 大家对胡海泉的“撇清”行为并不十分买账 , 因为陈羽凡事件 , 胡海泉的口碑到底还是受到了点影响 。
其实 , 追根究底 , 犯错误的人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代价 , 但被牵连的人到底无辜 , 被无端卷进舆论漩涡时 , 选择自保也并没有什么错 。

都说 , 只有志同道合的人 , 才会欣赏同一片风景 。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
即使如今“羽泉”这个名字再也难被公众面前提起 , 但在故事开始之初 , 也仅仅是一个叫“陈羽凡”的男孩子在追逐音乐梦想的路上 , 碰巧遇见了那个叫做“胡海泉”的同伴 , 两个怀才不遇的人惺惺相惜 。
羽泉组合的成立 , 要归功于陈羽凡的提议 , 陈羽凡欣赏胡海泉的创作才华 , 几乎没有犹豫地认定了胡海泉就是自己要找的音乐搭档 。 用陈羽凡的话说 , 他们的缘分好像上辈子注定 。
在陈羽凡的积极交涉下 , 胡海泉欣然接受了组建组合的提议 , 于是“羽泉”就这么诞生了 。
那时还是1998年 , 他们也才23岁 。

同年 , 羽泉签约了滚石唱片 , 正式开始了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日子 。 其实 , 摸爬滚打这个词并不适合这个阶段的他们 , 因为他们初期太顺了 。
签约次年发布的首张专辑销量破百万 , 直至如今看来 , 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数据 , 这张专辑就是《最美》 。
专辑同名主打歌几乎是所有八零九零的青春记忆 , 国民度高到随便一个路人都能哼唱两句 。 这首歌还荣获了同年中国流行金曲榜年度金曲 , 在当时那个媒体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 , 能有如此高的传唱度 , 羽泉巅峰有多红期可见一斑 。

接下来的四年 , 羽泉连发了三张专辑 , 可即便是“五年四专”的高产 , 他们也并没有压缩歌曲质量 , 反而回回破百万 , 次次出经典 , 这可能就是创作型音乐人的厉害之处 。
【陈羽凡|“羽泉”分道4年,再看胡海泉和陈羽凡二人,人生境遇大相径庭】此后 , 羽泉在做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创造了难以企及的佳绩 。 “出道时间早”、“组合生命周期长”、“有才华的创作型音乐人”等各种标签加持在身 , 几乎奠定了羽泉在业界不可撼动的地位 。
胡海泉和陈羽凡像又不像 。

胡海泉出生在军旅之家 , 陈羽凡住在北京大院;胡海泉家庭学术氛围浓郁 , 陈羽凡父母都是军人;胡海泉从小就是学霸 , 陈羽凡却一直不爱学习......唯一相似的 , 就是他们对音乐道路的坚持和对艺术创作的执念 。
但相比陈羽凡 , 胡海泉显然多了些长远目光和忧患意识 。 在陈羽凡一心投入到音乐世界 , 两耳不闻窗外事时 , 胡海泉已经开始将部分精力分散到其他商业领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