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最终目的是创新 。
“问渠有多清,好有活水之源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源泉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的目的是发展”(名老中医成功案例简介
》) 。在中医药学发展历程中的每一位医学家,都是这一辩证关系的身体力行者,即或是地位十分尊高的《内经》作者,也没有将其构建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视为医药学的最高境界和终结,而是将其界定为生命科学发展的起始点,如其将研习医学知识的方法概括为“诵、解、别、明、彰”五字真言(《素问·著至教论》)时,就充分体现其对“继承”和“创新”关系的明确认识 。“诵、解、别、明”讲的是如何“继承”、怎样“继承”,而“彰”就讲的是弘扬拓展,讲的是“创新” 。没有“继承”的“创新”,最终都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没有“创新”的“继承”,充其量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和摆设,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
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两者的辩证关系,就谈不上发展中医 。无论是唐代的医学大家孙思邈,还是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朱震亨、李杲、张从正,乃至于现今的国医大师们,他们既是“继承”前人医学成就的典范,也是在继承先贤经验基础上能够不断“创新”的行家里手,因而才有了他们各自的学术立场,也才确立他们自己的学术地位 。所以,正确对待“继承”与“创新”关系,也是中医人才成长的重要经验和路径 。
学习经典的最高境界在于实践
“不想当名医的医生不是好医生”,这是套用并改造别人的名言而说的 。因为“名医”不仅仅是荣誉,重要的是一种患者可以托付身家性命的、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医大家”,那就必须认真钻研中医经典名著,继承前人的医学精髓和临床精华,并以之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学术品位,形成自己的学术立场,凝练自己的学术观点,如此才能在业内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 。只有通过经典论著的研读,才能不断矫正自己在学术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失误 。学习经典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发展中医药学理论,在于解决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其终极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
在《内经临证发微》一书的评介中说:“学习《内经》的最高境界是将经典娴熟而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足见临床实践对学习经典是何等的重要 。纵观古今医学大家,他们之所以成名,“学经典,做临床”为其必然遵循的路径 。
介绍、宣传、学习中医药学名医大家的目的是为了树立榜样,激励后学 。每一位中医人,只要能够以历代医学家为鉴,认真践行他们的成才路径,都是可以在中医药发展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而成为一代“名医” 。
推荐阅读
- 生男孩生女孩有助于实现梦想
- 中医人才缺乏是不争的事实
- 刘德华|刘德华惨遭众人网暴!评论区已陷入危机:他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 赵露思|总是上黑热搜的营销咖?赵露思!来听听自媒体和司机口中真实的她
- 寺庙|人民大会堂挂的几幅画,都是哪些画家的画作,价值多少钱
- 中餐厅第六季|《中餐厅6》的节目组,我劝你要善良,这个对比,真的是太强烈了!
- 运动|路亚是一种高层次的运动!“呸”!钓个鱼还把人分出个层次出来
- 常征|罚罪结局:常征揭开真正大王内鬼!竟是自己的母亲韩亚
- 梁家仁|梁家仁:都说我是武状元,我觉得周星驰功夫不错,他才是武状元
- 雕刻|翡翠虽然是辟邪的东西,但是在雕刻方面,也有很大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