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戳我心,让我们去海的尽头看一看!( 三 )


我想 , 这得益于人物的情感关系是真挚的 , 层层递进的 。
镜头不吝展示杜思珩从幼稚青涩到成熟飒爽的弧光 , 也没有回避她在成长中的孤独和执念 。
不管是摔倒在草地上等待被拯救的她 , 还是能闯过风雨策马奔腾的她 , 骨子里始终带着那股活下去的韧劲儿 , 心口也始终有一道裂痕 。
电影里草原阿爸(阿云嘎 饰)的一席话格外戳心 。
他说 , 小马驹在失去母亲后会不吃不喝 , 丧失求生欲望 。 动物尚且如此 , 更何况是人 。
杜思珩的无理取闹乃至歇斯底里 , 其实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幼崽”的应激反应 , 是她内心深处恐惧离别、缺乏安全感的折射 。

不过 , 正因有无法割舍的伤痛 , 草原的爱与包容才显得如此辽阔深远 。
我们亲眼见证着 , 小马驹长成了骏马 , 不再惧怕滚滚黄沙 。
我们也终于相信 , 爱不是一时的安抚、接纳 , 而是漫长岁月里的陪伴 , 是一以贯之的给予 。
日日夜夜 , 情感的暗流时刻奔涌着 , 如汩汩热血从未停息 。
这样深刻生动的爱 , 让杜思珩如异乡飘来的种子般在草原上落地生根 , 衍生出新的羁绊 。
而与之相似的故事还有三千多个 , 在大草原上同时上演 。
它们代表的 , 不仅是一段历史或某个人群 , 更是一个民族以爱为养分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




黑夜里的灯
从小切口引发共情 , 以真情感震撼人心 。
这是导演尔冬升一贯的创作风格 。
在那个“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港片黄金时代 , 他从邵氏武侠电影中走出来 , 却极擅长拍摄接地气、有人味的戏 。
《癫佬正传》以窥探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 , 拷问现实的人文关怀;《新不了情》讲爱情、讲人生 , 帧帧沾染庙街的烟火气;《忘不了》看似是俗世童话 , 实则是两个失意的人彼此靠近互相疗伤的过程 。
连拍《门徒》这样生猛的犯罪片 , 他也在惊悚场面之外留下人性至暗与至亮的时刻 。
发现没——他的笔触往往犀利 , 底色却不失温柔 。
《海的尽头是草原》同样如此 。
放弃传统的宏大叙事 , 将目光聚焦于一对同胞兄妹的离别与守望 。
在跨越数十年的牵挂中 , 在相隔山海的思念中 , 故事生根、发芽、结果 , 情感的力量显得格外磅礴 。

另一个惊艳我的点 , 在于尔导以静衬动的表达 。
善于拍摄城市景观的他 , 来到内蒙古天边草原乌拉盖实地取景 , 让草原的生命力流淌在每一帧画面里 。
广袤无垠的绿草地 , 有奔腾的骏马、饥饿的狼群 , 也有“吹五秒钟就觉得疼”的大风 。
白日漫天黄沙的吞噬过后 , 又会有浩瀚的星空抚慰你惊恐的心 。






温柔与残忍并存 , 机遇与威胁相生 , 共同构成古老沉静而极具生命力的草原 , 以及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 。
他们坚毅、勇敢、善良、热情 , 可以在照顾家人时无微不至 , 也会在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 。
他们喜欢有激烈碰撞的摔跤赛 , 也热爱细腻浓郁的奶豆腐 。
这些复杂乃至看似对立的元素都在包容万象的草原上得以共存 , 让你相信它能够承载那份厚重的历史和无边际的爱 。

我非常喜欢电影里的一个情节:
夜晚 , 杜思珩走出蒙古包 。
意外地 , 她的眼前不再是漆黑一片 , 而是一片光亮和几张笑脸 。
那是草原阿爸为她擎起的一盏灯 。
在黑暗中 , 那盏灯不仅照亮眼前的一方土地 , 也照亮了一个孩子的前路 。

这部电影就像是一盏灯 。
用人与人传递的良善与爱 , 去舔舐藏起来的伤口;也用人与人之间靠近的温度 , 去温暖一颗颗心 。
如同文章开头所言 , 它征服我的并非苦痛 , 而是绵长的爱与强大的生命力 。
这才是那段历史值得被记住、那些爱意值得被传颂的真正原因 。
中秋即将到来 , 月亮又要圆了 。
我想 , 这部电影值得和家人、朋友一起走进影院 。
【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戳我心,让我们去海的尽头看一看!】去海的尽头看一看 , 让明月记住那一刻感动永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