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被所有人吹捧的《隐入尘烟》:娱乐大众,消费苦难

电影|被所有人吹捧的《隐入尘烟》:娱乐大众,消费苦难

文章图片

电影|被所有人吹捧的《隐入尘烟》:娱乐大众,消费苦难

文章图片

电影|被所有人吹捧的《隐入尘烟》:娱乐大众,消费苦难

如果你觉得自己穷 , 那么看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如果你觉得自己苦 , 那么看看余华的《活着》;如果你觉得社会丑恶 , 那么看看莫言的《檀香刑》;如果你觉得自己又穷又苦 , 社会丑恶到了极点 , 生活充满了绝望 , 那么请你一定要看看最近的票房之榜——《隐入尘烟》 。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映时 , 苦难已成为了消费品 , 或许更早 。
电影是什么?在生活找不到的真善美 , 来电影里找;在生活中找不到的假丑恶 , 也来电影里面找 。 电影《隐入尘烟》两者皆有 。 无疑 , 似乎 , 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电影 。

可是 , 有心有脑的细心观众 , 看完电影《隐入尘烟》 , 怎么总感觉自己被PUA了呢?
这是一个稍不留神就会被PUA的社会 , 职场里“错把平台当本事” , 亲情里“我都是为了你好” , 爱情婚姻里家暴“我打你是因为我太爱你了” 。 电影里的PUA最为艺术 , 最为隐蔽 , 最让人防不胜防 。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写过一本书——《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观是批判:掌握社会80%的资源和财富的阶层 , 用娱乐 , 性等低层次的文化内容麻痹普通大众 , 让他们“贫穷并快乐着” 。
今天 ,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观我也借用来批判一下电影《隐入尘烟》 。
我批判的 , 不是演员 , 也不是演技 , 而是电影的有些核心价值观 。 演员的演技当然不用说 , 女一号曹桂英的扮演者海清 , 演的完全看不出来是海青本人了 , 这跟《双面胶》里面的白领形象截然不同 。
男二号“姨夫”武仁林 , 他真的是导演李睿珺的姨父 。 他没有演戏 , 他也不需要演戏 , 因为这就是他的日常生活轨迹 , 也诠释了什么叫“高手在民间” 。
那么 , 我批判的是什么呢?
其一 , 苦出天际却不叫苦 , 不符合人性 , 带有封建社会思想和色彩 。 “黑化”大西北农村 。
电影《隐入尘烟》故事发生的背景:拍摄地点是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罗城镇一个叫花墙子的村庄 , 交通闭塞 , 土地贫瘠 , 民风彪悍 。 但是不是绝对的人性都是恶的 , 电影缺乏对善的表现力和张力 。
人性不是绝对的只有善和恶 , 而是善中有恶 , 恶中善 , 善和恶杂糅在一起的 , 善可以转化为恶 , 恶也可以转化为善 。

不可否认 , 一开始村民的确会看不起马有铁 , 嫌弃曹桂英而有意避嫌 。
我们老家也有一个像马有铁这样的老光棍 , 被人嫌弃和欺凌也是正常的 。
按照常识和人性的思考逻辑 , 马有铁两次为地主无偿献血 , 受益者是地主家和全村村民 。 那么在曹桂英失足落水求救之际 , 村民中难道人性都泯灭完了吗?没有一个人出来试图救起?地主家对于马有铁的救命之恩 , 眼睁睁看着曹桂英生病 , 家庭困顿 , 难道不会将心比心扶持一下?这不符合人性的思考逻辑 。
故事发生的时代应该是70~90年代之间 , 也就是我们父辈和儿童时代的社会环境 。
陕北“三剑客”路遥(代表作《平凡的世界》)、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贾浅浅之父贾平凹(代表作“贾浅浅”) , 也写过不少大西北的类似题材 。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尽了大西北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
莫言获奖之初 , 有人说他是“叛徒” , 通过丑化国人迎合西方获诺奖 。
那么 , 《隐入尘烟》这部电影对西北农村的“黑化”比路遥和贾平凹有过之而无不及 。 贩卖贫穷 , 堆砌苦难 。 对人性一刀切 。

虽然说“艺术源于生活 , 高于生活” 。 电影是生活的升华 , 而不是背离生活 , 违背常识 。 《隐入尘烟》故事情节有两个地方 , 明显在卖惨 , 拉仇恨 , 宣扬“为富不仁”的封建思想和风气 。 一个是地主家和全村人道德绑架马有铁无偿献血 。
在疫情反复 , 企业降薪、裁员 , 失业的社会背景下 , 电影《隐入尘烟》很识时务地应运而生了 。 看看吧!你以为你收入少 , 这个电影的主人公比你收入还少;你以为你够贫穷 , 你买不起房 , 看看吧 , 他们连泥瓦房都盖不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