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审美特征?唐朝的审美观念

唐代盛行“以(肥)胖为美”来审视人物、特别是女性的说法 , 流传颇广 。该说主要来源于人们欣赏唐代宫廷绘画和仕女图后的感性认识 。从笔者所检索的文献看 ,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时人论述 , 并无“以胖为美”或类似观点 , 相反在唐代文献中保留着不少以细瘦为美的资料 , 且以安史之乱为界 , 唐人审美习俗是发展变化的 。
安史之乱前 , 胡人和北方汉族人比较流行以壮硕、高大为美的习俗 , 这应该也是当时审美的主流观念 。从先秦开始 , 我国南北方就有诸多习俗观念不同 , 近代国学大师刘师培先生的《南北学派不同论》对此有精彩阐述:“大抵北方之地 , 土厚水深 , 民生其间 , 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 , 水势浩洋 , 民生其间 , 多尚虚无” 。王国维先生也说:“南方人性冷而遁世 , 北方人性热而入世 , 南方人善幻想 , 北方人重实行 。”这些观点也适合分析唐安史之乱前生活在北方主要民族的审美习俗 。
《诗经·卫风》最早描写贵族美女庄姜:“手如柔荑 , 肤如凝脂 , 领如蝤蛴……”该诗标题是《硕人》 , 首段写道“硕人其颀” , 颀指高长;“领如蝤蛴” , 指脖颈如蝤蛴 , 又白又长 , 可见庄姜是身材壮硕的高大美女 。正如童书业先生在《春秋左传研究》所说:“至当时‘美’之标准则似以健康为主 。”以壮硕、健康为美的审美观在北方汉族、特别是以游牧为主的胡人中 , 一直是主流 。我们仔细观察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可以发现 , 画中的宫女、仕女多为北方女子 , 北方女性多方脸或宽脸 , 故脸部有些宽的感觉;但脖颈较长、身材高 , 总体上不是肥胖而是壮硕、高大 。
初盛唐时 , 由于李唐王室一直以“关中本位”政策为其立国方针 , 提倡胡人风俗 。“上有所好 , 下必甚焉” , 胡风胡俗盛行一时:“太常乐尚胡曲 , 贵人御馔 , 尽供胡食 , 士女皆竞衣胡服 , 故有范阳羯胡之乱 。”(《旧唐书》卷45)李白、岑参、李欣写了不少赞赏胡人、胡姬的诗 。《全唐诗》中“胡姬”出现21次 , “胡旋”出现16次 , 多在安史之乱前 。众所周知 , 玄宗宠妃杨贵妃长于胡旋舞 。李白任翰林期间写《清平调词》三首 , 其二专写贵妃之美:“……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中将杨玉环与牡丹、赵飞燕作比 , 或许也说明杨贵妃并非真的很肥胖 , 而是比较壮硕 , 符合当时李唐王室提倡的以壮硕为美的胡风审美观 。

唐朝审美特征?唐朝的审美观念

文章插图
安史之乱爆发后 , 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 , 使唐人对胡人、胡风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安史之乱历经8年之久 , 李唐王朝为尽快平定安史之乱 , 不得不借用回纥、吐蕃等胡人的力量 。但他们居功放纵 , “及收东京 , 回纥遂入府库收财帛 , 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新唐书》卷195) 。《资治通鉴》卷111也记载回纥当时“肆行杀略 , 死者万计” , 而吐蕃更是趁机夺取河西、陇右之地 , 控制了西域 。动乱后 , 以胡人为主的安、史降将旧部长期割据河朔地区 , 专横跋扈 。
动乱之后的李唐王室饱受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打击 , 逐渐衰落的关陇集团 , 不再倡导胡风 , 动荡的社会现实也使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李白、岑参等盛唐文人对胡风曾经比较欣赏 , 而到了中晚唐 , 文人对胡风则主要持批判态度 。《新唐书》卷24记载“开元中……士女衣胡服 , 其后安禄山反 , 当时以为服妖之应 。”新乐府运动领导者元稹在《胡旋女》中痛批胡旋舞等胡风:“天宝欲末胡欲乱 , 胡人献女能胡旋 。旋得明王不觉迷……佞臣闻此心计回 , 荧惑君心君眼眩……有国有家当共谴”;白居易亦有唱和诗《胡旋女》 , 批判主旨相同 。
陈寅恪先生在《论韩愈》中指出:“古文运动一事 , 实由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之局所引起 。安史为西胡杂种 , 藩镇又是胡族或胡化之汉人 , 故当时特出之文士自觉或不自觉 , 其意识中无不具有远则周之四夷交侵 , 近则晋之五胡乱华之印象 , ‘尊王攘夷’所以为古文运动中心之思想也 。在退之稍先之古文家 , 如萧颖士、李华、独孤及、梁肃等 , 与退之同辈之古文家如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等 , 同有此种潜意识” 。由此可见 , 很多文人已把胡人风俗当作动乱原因之一 , 在审美习俗方面要求恢复华夏正统习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