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垂帘听政的太后吗?宋朝有垂帘听政的太后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
自秦以来,外戚专权西汉有吕后专权,汉昭帝汉宣帝时期霍光专权,西汉末期王政君在位61年,直接导致外戚王莽专权,代汉建新 。到了东汉时期,外戚专权越演愈烈,外戚专权与宦官争权贯穿了大半个东汉历史,汉安帝时期的邓太后,汉灵帝时期窦太后,汉少帝时期何太后,每一次皇太后听政都有外戚专政,造成杀伐不断,最后葬送了东汉 。
到了唐朝武则天时期,更是将外戚专权达到了顶峰,武则天直接走向台前一步登天,贵为女皇 。外戚专权最为狠毒当属北魏时期,冯太后和胡太后竟然分别杀死了皇帝,真是被权力蒙蔽了双眼,六亲不认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有曾有六位皇后垂帘听政,但是都没有引起外戚专权这种现象,它是哪个朝代呢?这就是北宋王朝 。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朝代,享国167年,共传9位皇帝,北宋之所以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与其朝纲稳定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没有历朝历代的所发生的外戚专权事件 。北宋一共有6位皇后临朝听政,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皇后?
1.宋真宗皇后刘娥是北宋第一位临朝听政的皇后,她垂帘听政11年,政绩显著,在执掌大权的情况下并未称帝,而是将皇位还给了宋仁宗,赢得了“有吕武之才,没有吕武之恶”的赞誉,她建立了完整的垂帘听政制度,为后世听政的皇后立下了规矩和楷模 。刘娥被称为一代贤后,慈禧太后将她看作最崇拜的偶像 。

宋朝有垂帘听政的太后吗?宋朝有垂帘听政的太后吗

文章插图
2.宋仁宗的曹皇后是第二位垂帘听政的皇后,她保卫皇权,辅佐新君,严于律己,是北宋一代贤后 。3.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滔滔更是自觉抑制外戚高家,拒绝给自己高氏家族封尊号,被后世人称赞“女中尧舜” 。4.宋神宗皇后向氏临朝听政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政绩,她帮助神宗收拾王安石变法后的残局,不贪恋权力,看到朝政走上正规后将皇权还给了宋徽宗 。
5.宋哲宗赵煦皇后孟婵更是两次力挽狂澜,靖康之难后协助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 。6.宋哲宗赵煦皇后刘清菁是北宋垂帘听政的皇后中,表现的最差的一位,她没有刘娥的魅力,更没有曹皇后的贤惠,她没犯过什么太大的错误,不能说是毒后,也不能说是贤后,只能说是愚后 。
【宋朝有垂帘听政的太后吗?宋朝有垂帘听政的太后吗】虽然历朝历代都对外戚专权采取了方法和措施,例如,汉初刘邦与大臣盟誓“非刘氏不得为王,不如约天下共诛之”,其死后却也没有约束住吕氏外戚集团;汉武帝为了防止“子幼母壮”而误国,甚至设立了“立子嗜母”制,毅然地处死太子母亲钩戈夫人,汉成帝也提出“黜远外戚,毋授以政”等计策……这些政策均成未效 。那么北宋为何能够在抑制外戚专权方面能如此成功呢?
我们先来看看外戚专政主要都通过哪些渠道?担任丞相控制内朝把持朝政,通过任职军职把控禁军兵马钱粮,外加皇太后听政把握朝政军国大事 。纵观我国历史上外戚专权,轻则朝政动乱,局势不稳,民不聊生,重则改朝换代 。
为什么北宋王朝终极一朝没有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赵匡胤本身就是靠“陈桥兵变”武力夺取的天下,他吸取了残唐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乱权,外戚专权,朝纲混乱……一系列的历史教训,建立完善制度 。总得来说,赵匡胤用了三招:“崇文抑武”;“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士大夫” 。在这些国策和祖训共同合力,上下相维持,轻重相制,建立了完善的官场制衡机制 。就这几条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具体原因如下:
宋朝有垂帘听政的太后吗?宋朝有垂帘听政的太后吗

文章插图
1.崇文抑武”极具特色的官僚体制,这种体制能够有效地防止藩镇割据带来的弊端,这样就造成了武官地位低下,被文官整体压制,要想参与夺权难上加难 。
2.“不杀士大夫”与“宰辅之谏”谏官制度,使这些文人官员敢于直谏,北宋一朝几乎就没有不被贬的宰相和言官,晏殊、王安石、司马光、苏轼、富弼、韩琦……都三次甚至更多次被贬 。这些宰相、言官、谏官,一言不合就进谏,外戚要想专权实属不易,宋朝宰相特别多,这些宰相都是进士或者状元出身,学霸级别的,外戚想任宰相这个职位是很难的 。宰相和士大夫一起对君权的制约还是很有效的,北宋也体现了“主柔臣强”的特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