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影人|怒砸巨资13亿拍电影,拍出了史上最贵的一坨屎( 三 )


罗伊德的确是个反社会人格的疯子杀手 。
但他为了追杀六号 , 不惜惊动了整个欧洲 。
滥杀路人与警察数十 , 炸毁车辆古建筑无数 。
连角色自己都亲口自黑 。
「杀一个人有这么难吗?」

最后的决斗更是20年前的老梗 。
明明一枪就可以解决的事 , 非得变成一对一的单挑肉搏 。
打不赢就掏出小刀 , 小混混般比比划划 。
刺的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部位 , 不往脖子或胸口刺进去 。

既没有灭霸的实力 , 也没有小丑的神秘感 。
能博观众一乐的 , 只剩下「屁股梗」 。

不过 , 前面两位至少还有发挥的空间 。
最惨的 , 是安娜·德·阿玛斯 。
在其他特工电影里 , 女主往往只需独自美丽 , 也能留下惊鸿一瞥 。
而安娜作为本片唯一的女主 , 却平摊了大半的打戏 。
被无数次过肩摔 , 还要替男主收拾烂摊子 , 干尽了脏活累活 。

让女主打过瘾了 。
而人物的塑造 , 几乎为零 。
《银翼杀手2049》CP重组 , 本来喜大普奔 。
可两人从会面到并肩作战 , 没擦出半点火花 。
只有塑料般的革命友谊 。


观众看完全片 , 甚至记不得角色的名字 。
可以说 , 安娜的美 , 没有任何突显 。
这是对当下大热明星的浪费 。

正如《环球银幕》对此片的批评 。
「试图以肾上腺素掩盖陈词滥调 。 」
如果电影制作缺乏个性 , 为了大而大 , 那么只会做一个无味的蛋糕 , 散发着抢钱的味道 。

值不值?
在《灰影人》中 , 仍可以看出网飞一贯的策略:
用大数据拍电影 。
我们不妨将其看作成一个诸多经典电影的大拼盘 。
观众想看到一个深沉的孤胆英雄 。
他就参照《谍影重重》 , 依样画葫芦 , 打造出一个惨遭陷害的无敌特工 。


上:《谍影重重》;下:《灰影人》
观众想看动作爽片 。
塞壬六号就成了「翻版约翰·维克」 。
头顶巨额悬赏 , 随时迎接蜂拥而至的赏金杀手 。
挥舞着《疾速追杀》同款招式 , 以一敌百 。


上:《疾速追杀》;下:《灰影人》
铁汉柔情 , 亦不能少 。
影片中强行插入了一段回忆 。
让灰影人六号的使命多了一重——守护可爱小萝莉 。
这个六号不太冷 。


上:《这个杀手不太冷》;下:《灰影人》
甚至 , 连越个狱都不愿放过模仿《肖申克的救赎》 。


上:《肖申克的救赎》;下:《灰影人》
这种创作方式注定了电影观感上的割裂 。
有佳句 , 无佳章 。
但 , 这些元素也的确收揽了不同类型的爱好者 。
既然重口难调 , 那就广撒网 , 以量取胜 。
这也就是为什么 , 本片依然冲上了热播榜 。
爆米花指数也高达90% 。

而对于网飞来说 , 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赚钱 。
网飞也曾有过追求电影艺术性的虚荣时代 。
曾一度树立了「只给钱、不干涉创作」的甲方形象 。
投资了阿方索·卡隆的《罗马》、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奉俊昊的《寄生虫》等一众大导作品 。
他们是大艺术家赛道里的顶尖代表 , 稀少而独特 。
可以说 , 这些投资一直都是赔本买卖 。
也确实换了几座响当当的奖杯 。

阿方索·卡隆

奉俊昊
然而 , 最近几年 , 网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
随着迪士尼、HBO、苹果、亚马逊等巨头纷纷加入流媒体市场 , 网飞一家独大的地位早已不复存在 。
据统计 , 迪士尼旗下捆绑的流媒体平台已有2.05亿订阅者 , 与网飞的2.21亿相差无几 。
白热化的竞争 , 导致了网飞遭遇多重危机 。
比如 , 订户增长的滞后、股价暴跌、裁员等 。
对于他们来说 , 不计成本吸引创作人才的时代已经过去 。
他们更需要的 , 是能够吸引更大众的电影 , 即《灰影人》这类全明星混搭大片 。
电影 , 终究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

但 , 电影也是一个文化产品 。
创造性 , 是其最重要的价值 。
鱼叔更怀念的 , 还是之前的那个网飞时代——
不重卡司 , 只重品质的时代 。
毕竟 , 不断带给观众惊喜 , 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