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真假怎么分辨 真假难辨( 二 )


短视频迅速崛起的现实逻辑是“技术赋能、极简运营、碎片消费、深度互动” 。深度是指短视频这种传播形式能够提供很强的存在感、存在感和参与感 。视觉上给人不断还原现场真实情况的感觉,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观众普遍认为短视频提供了真实的新闻信息,展现了真实的情况,网民在观看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和共情 。“摆拍”短视频的视频编写者正是利用了这些特点,刻意调整拍摄手法以迎合观者的信任,模糊虚假情节与真实故事的界限,企图达到“捉弄他人”的效果,以虚构的情节获取观者的真实感受 。在短视频创作领域不排斥虚构内容 。剧本好的故事也能吸引观众 。然而,当视频作者将虚假内容伪装成真相时,他们欺骗了公众 。
问题挤压事实:“非虚构写作”的创作风险
低门槛的短视频创作激活了用户的创造力,赋予了用户多样生动的表达方式,但过度演绎和刻意表达“正能量”也有风险 。其中,以“非虚构”为主要创作手段的纪录片短片成为一种创作时尚,它强调的是情感和态度的传递 。比如“秒看”平台制作的“城市更美好”系列短视频,创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记录了城市中各行各业的小人物 。短短几分钟,他们用具体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人与城市的关系,人与命运的抗争,引起了众多观众的情感共鸣 。这种短视频制作方式具有新闻的表现力,但却是非虚构写作的创作,与客观实际相差甚远 。
“非虚构写作”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 。有些创作者把“非虚构”简单理解为“创作+事实”,一不留神就夸大或虚构事实 。很多引起广泛传播和争议的短视频,都是以这种“非虚构”的方式摆出来的 。有学者认为,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新闻漂移”现象,这种现象忽视真相,强调故事,而信息较弱,情感较强 。在主人视角的叙事中,传播者的主观建构会挤压客观事实 。也有学者认为,当非虚构作品中作者的主体性太强,读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时,作者的观点就会变得绝对,过多的方向性暗示容易剥夺读者的理解空,甚至取代读者的思考 。此外,随意剪辑剪辑、移花接木、重构或篡改视频内容也涉嫌侵犯著作权 。
从短视频的制作模式来看,短视频遇到的版权问题更加复杂 。短视频可以是新闻信息或原创故事的载体 。作为新闻信息使用时,应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作为原创故事传播时,应遵守文艺创作的要求和规律 。不同类型的短视频要区分开来,分别管理 。既要分清真实记录和虚构创作的界限,不能容忍摆拍视频披上新闻的外衣,也要反思段子创作的伦理问题 。分类不是限制创造,而是通过分类更好的信息管理 。视频摆拍过程中,网友指责视频作者造假,视频作者自称是内容创作 。矛盾正是因为视频分类不清,欺骗了大众的感情 。
4.问题娱乐至死:狂欢文化的麻醉功能
一些短视频创作者为了迎合受众的求新、求异、求新、偷窥的心理,往往会设计跌宕起伏的剧情故事、夸张搞笑的特效、情绪化的表达来博取大众的眼球,刺激消费者(包括创作者自身)的幻想和欲望 。三俗、色情、虚像不断出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审丑文化的形成 。这些短视频刻意追求视听效果,过于注重特效,玩起来不惊不绝,娱乐至上 。大量劣质歌舞、搞笑段子、节奏魔幻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盛行,而优秀高雅的作品却是曲高和寡,无法传播,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
这种“狂欢文化”不仅能产生优秀的作品,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传统文化、伦理精神和文化认同造成了强烈的渗透和冲击 。低俗短视频满足了受众低级趣味和泛娱乐化的需求,影响了受众的审美和创造力,甚至会让人沉浸和依赖这种过度“娱乐”的内容,尤其影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一些未成年人为了注意力或自我宣泄,不由自主地模仿视频中的暴力行为,在混合沉浸中“娱乐至死”;一些农村短视频往往通过刻画愚蠢的农村人来取悦观众,不仅加深了大众对农民的刻板印象,也加剧了现实生活中农民的身份焦虑和阶层分化 。
在平台上“以流量决定胜负”的竞争氛围下,一些短视频创作者为了迎合观众“只看热闹不思考”的心理需求,与算法合谋,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提供大量低俗、低俗、媚俗的作品 。如果观众沉迷于这样的不良内容,就会失去思考和判断的时间,被“下药” 。完整意义上,短视频的形式应该是多元化的 。然而,近年来,网络短视频呈现出极其单向度的发展趋势 。技术与商业的联姻完全主导了文化生态,迎合了无限的消费力,导致了短视频文化“神话”的幻灭 。大量的“泛娱乐”短视频扼杀了人们的思维能力,短期的感官快感溶解了人们进行深度思考的时间,情感体验超越了对意义的追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