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陶器”与“瓷器”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民族|“陶器”与“瓷器”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章图片

民族|“陶器”与“瓷器”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章图片

民族|“陶器”与“瓷器”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章图片

民族|“陶器”与“瓷器”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章图片

民族|“陶器”与“瓷器”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章图片

民族|“陶器”与“瓷器”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章图片

民族|“陶器”与“瓷器”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章图片



陶瓷 , 具有其他材料难以替代的优点 , 它不像木头 , 时间久了会腐朽 , 也不像金属器 , 受挤压会发生变形 。 和现代很多化工材料相比 , 瓷器对身体完全无害 。 也正因为这种耐高温、耐磨损、不变形、健康无害的特殊性质 , 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 , 便深受人们的喜爱 。

一、“陶与瓷”的区别
说到“陶瓷” , 我们会想到瓷盘、瓷碗 , 也会想到墙面上绚丽多彩的瓷砖 , 办公桌上精致可爱的陶瓷雕塑 。 这些日常用具 , 皆属于陶瓷的范畴 。

虽然“陶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日用器具 , 但若细分起来 , “陶”与“瓷”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物质 。 那么到底何为陶器?何为瓷器?而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呢?

首先介绍一下陶器 。 陶器是以黏土或陶土 , 沙砾、贝壳、植物草料等混合物为主要原料 , 经过捏塑、盘泥条、轮制等方式制作成型 , 待其干燥后 , 经700~1000摄氏度的温度 , 所烧成的一种坚硬的器物 。 陶器的质地较为粗糙 , 表面大都素面无釉 , 敲击时会发出“咚咚”的声音 , 较为沉闷 。 由于陶器的胎质结构较为疏松 , 胎中的气孔较大 , 因此吸水性较强 , 如果储存液体 , 容易被器壁吸收乃至渗漏 。 跟瓷器相比 , 陶器的实用性似乎不太理想 , 但是正因为陶器的出现 , 人类才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进入到了烹饪熟食的文明状态 , 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状况 , 也促进了原始文明的发展 。

跟陶器相比 , 瓷器则完美地解决了液体被器壁吸收、渗漏的问题 。 它不仅质地细密 , 表面还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如玻璃一样的“釉层” , 它既能完全防止液体流失 , 也能更好地保存食物 。 瓷器主要采用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作为原料 , 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才能完全烧结 。 由于胎体结构致密坚固 , 如果轻轻叩击 , 瓷器会发出“当当”的清脆声响 。

二、从“陶”到“瓷”的发展演变
早在新石器时代 , 人类社会开始出现刀耕火种这一原始农业经营方式 , 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制作简单的陶器来汲水 , 储存、烹饪食物 。 那时候的陶器又称为原始彩陶 , 表面上往往用红色、赭色、褐色、黑色等颜料绘制美丽的图案或符号 , 并且每个地域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 这些质朴、古拙的原始彩陶 , 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原始社会的生活、生产状况 , 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到了商代 , 我国出现了最早的原始青瓷 , 虽然瓷化程度较低 , 但为后来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原始青瓷的出现 , 是人们创造出丰富物质文化的重要表现 , 而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则出现在汉代 。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 少数民族的内迁、中国疆域板块的不断分割整合 , 一方面给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 , 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 使多元民族文化、艺术逐渐融为一体 , 对瓷器的生产技术、造型、装饰等方面 , 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

隋唐两代 , 中国又迎来一个盛世 , 万国来朝 , 国力雄厚 。 这个时期的瓷器主要分为“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 所谓“南青” , 是以浙江地区的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而“北白” , 是以河北邢台的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白瓷 。 唐朝饮茶成风 , 著名的“茶圣”陆羽 , 在其《茶经》中提到“邢瓷类银 , 越瓷类玉”“邢瓷类雪 , 越瓷类冰”的说法 , 这不仅是陆羽对当时邢、越二窑的高度评价 , 也是对唐代瓷器生产成就的简要概括 。 除“南青北白”两大瓷窑外 , 唐代还有世界闻名的陶瓷唐三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