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中心思想和翻译-

问题:如何理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导读大文豪苏轼曾说:“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离愁与别绪,是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歌咏主题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中心思想和翻译-

文章插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中心思想和翻译-】古代由于交通不便,无论亲朋好友,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也只能靠“鸿雁”之类的能长途跋涉,一日千里的物象来“云中寄书”,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感情色彩 。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诗人江淹的《别赋》中便有“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感叹,并依次列举出七种离愁别绪,再加上对环境的渲染,令读者为之动容,因此而成为千古佳作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中心思想和翻译-

文章插图
然而,到了初唐时期,提起离别诗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初唐四杰”中最有才华的王勃,他英年早逝,匆匆走完自己26年的人生之路,但在这不算漫长的旅途中,却为后人留下“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这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诗句 。
这就是除了《滕王阁序》,他又一篇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送别佳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中心思想和翻译-

文章插图
所谓艺术特色如果说这首诗的特色,那便是是其“朴素简约”,“朴实无华”使得它简约而不简单,恰到好处 。
中国诗歌的发展,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 。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
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中心思想和翻译-

文章插图
“诗圣”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意思是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 。
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客观而积极的,可以说毫不过分 。王勃这首诗,它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中心思想和翻译-

文章插图
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言壮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入微体贴,绝不是大而化之,空洞无味 。这类题材的作品,大部分作者只会劝慰当事人不要过于感伤忧虑,不要悲观失望,到哪里都一样之类的套话空话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中心思想和翻译-

文章插图
王勃并不是这样一上来就劝慰好友,首先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表达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 。
接下去进一步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 。
直到最后才用最常见的套路,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像个女人一样哭哭啼啼过于悲伤 。如此这般委婉,试想“杜少府”也一定会感到宽慰,他所谓的那点凄凄惨惨的离别,缠绵悱恻的愁绪,也一定可以烟消云散浮云而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中心思想和翻译-

文章插图
所谓时代精神虽然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 。
  • 它体现出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 。特别是“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
  • 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 。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
  • 所谓“知己”——正如歌曲《传奇》中所唱到的“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中心思想和翻译-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