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渡江不丢下百姓用意,刘备携带百姓渡江是哪个江-

具体是“携民”还是“胁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只要双方在渡江的意愿上达成共识,这也就足够了 。
一、人口的重要性

刘备渡江不丢下百姓用意,刘备携带百姓渡江是哪个江-

文章插图
对于一个有意争雄天下的君主来说,人口都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别说是轻易放弃了,就算跑到别人的地盘上去掳掠人口,那也是常有的事 。
足够的人口,就意味着充足的赋税、兵役、徭役,这几乎就是封建王朝存在的全部基石了 。换句话说——要是没有人的话,那当皇帝当给谁看?
盛世是如此,乱世就更是如此了 。大批人口或死、或逃、或被世家隐匿,反正是消失在了国家的户籍之中 。
东汉巅峰人口达到5600万,等到西晋一统之时却只剩下760余万,将近87%的人口消失在“王化”之下 。
参考以往发生的“姜你军”、“蒜您狠”,一种资源一旦在市场上变得稀缺的话,那其珍贵性就变得可想而知 。反正年初做饭的时候,我最多敢放指头节长的一点葱 。
汉中之战,曹操撤退之前迁走了汉中的人口十万户;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掳回了人口数千户 。没有足够的人口的势力,是没有明天和希望的 。
刘备撤退之时,想要带走自己统辖的人口,本就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哦,按照刘备的话来说,这叫“以人为本” 。
二、百姓有跟随撤退的意愿
刘备渡江不丢下百姓用意,刘备携带百姓渡江是哪个江-

文章插图
曹操这人呐,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屠城”,曹屠夫的外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后期的姑且不说,单是发生在赤壁之战(208年)前的屠杀,就不胜枚举:
初平四年(193年)攻陶谦,屠徐州;兴平二年(195年)破张邈,屠雍城;建安三年(198年)征吕布,屠彭城;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坑杀降卒八万;建安九年(204年)征袁尚,屠邺城;建安十二年(207年)征乌丸,屠柳城……
虽然古代信息不发达,但也不代表着百姓对外界的事情一无所知 。死者的墓碑会说话,无数的记录都在提醒大家:曹操来了,要赶紧跑 。
老百姓的追求很简单:盛世的时候,老婆孩子热炕头;乱世的时候,留下一条活命 。
曹操的到来对于百姓来说,绝对是顶级的恐怖事件 。这个时候有人愿意出头,给大家一个抱团活命的机会,本就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哪里犯得着去胁迫啊 。
写在最后:
刘备渡江不丢下百姓用意,刘备携带百姓渡江是哪个江-

文章插图
根据资料,曹操势力后期发生的大规模的屠城事件,主要有建安十九年(214年)夏侯渊图兴国、枹罕;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屠宛城 。
不管从频率、规模上来说,都比前期要好上不少,且不是曹操直接下令动的手 。相反的是,汉中之战曹操有大规模迁徙人口到洛邺的记载 。
许是要到了赤壁之战后,损兵折将的曹操才会意识到人口的重要性,才会对百姓展现出稍许的善意 。
但刘备携民渡江时的曹操,还是一头食人的猛虎呢 。屠柳城事件就发生在一年前,刀尖上的血渍尚未干涸 。谁敢拿自己的脑袋去赌曹操突然良心发现呢?
至少在刘备和百姓们的心中,不撤退的话,会面临死亡的结局 。没有脑袋的话,那熬过了乱世之后的繁华,和自己将无半点关系 。
刘备要做大事,离不开人口的支撑;百姓要逃离,需要有人来带路,这本就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
如果这时候,有人非要去采访这些百姓“刘备是否采用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逼迫你们渡江?”
那大概率得到的回复“呸,让开!不要挡住俺们活命的路,有啥话留着给曹操说吧 。”
【刘备渡江不丢下百姓用意,刘备携带百姓渡江是哪个江-】不带百姓!刘备那点兵跑不了!混在百姓之中好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