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声生不息》为何陈奕迅每期有歌入选,黎明郭富城十期只有一首?( 二 )



第四种是以推广“冷门”港乐为目的的选曲 。 这方面周笔畅是佼佼者 , 堪称冷门港乐推广大使 , 她的《1984》、《圆》 , 以及她和李克勤合唱的《红绿灯》 , 和杨千嬅单依纯合作的《高山低谷》;炎明熹的《蜚蜚》等都让很多不熟悉港乐的内地人认识了更多的好的港乐 。

从16组常驻嘉宾可以选择的曲目来看 , 基本上大咖的港乐嘉宾在选择自己或翻唱好友的歌曲都会有所克制 , 但个别除外 , 如林子祥基本都是选择自己的原唱曲目 , 这就有点尴尬了 , 虽然林子祥说“港乐就是我” , 他从港乐的开头一直唱到现在 , 没错 , 他在港乐确实是有重要的影响力 , 但是这毕竟是一档致敬港乐的节目 , 每期节目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 只能录制6-8首歌曲 , 他一个人拼命唱自己的歌曲 , 无形中就减少了其他歌手的曲目的入选机会 , 这是毋容置疑的 。

《声生不息》的歌单入选还有一个非常公平公正的选拔途径 , 那就是由微博或节目组公布的网络平台收集广大网友的投票 , 票选出网友最期待的曲目由节目组交给嘉宾们演绎 。 特别是每一场主题竞演的最后的全场大合唱的观众选择金曲 , 必须由广大网友票选出来 。 如初舞台的beyond的《海阔天空》 , 第一场主题竞演的陈慧娴《千千阙歌》 , 第二场主题竞演的罗文、甄妮《世间始终你好》 , 第三场主题竞演twins的《下一站天后》 , 第四场主题竞演李克勤的《红日》 , 还是有一定的公信力的 。

网络投票可能的弊端就是对于淡出乐坛的上了年纪的歌手来说不太友好 , 因为粉丝们要不老了没有投票激情要不就是不懂网络操作 , 这可能是《下一站天后》能够胜出的原因 。
2、和《声生不息》致敬港乐的时间跨度太大有很大关系
《声生不息》(港乐季)在开篇里有讲述港乐的历史和来龙去脉 , 比较公认的讲法是港乐是从1974年开始的以《啼笑因缘》一曲作为香港流行音乐的起点 , 那就意味着选歌的时间跨度理论上是从1974年至今 , 约48年的历史 。

而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 , 港乐新人辈出 , 涌现了一代代的人才 , 早期有罗文、林子祥、甄妮、徐小凤、汪明荃 , 之后有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梅艳芳 , 再有叶倩文、林忆莲、陈慧娴、四大天王、李克勤、郑伊健 , 再之后是王菲、郑秀文彭羚、容祖儿、杨千嬅、陈奕迅等 。 这也导致在选择歌单时有选择困难症 , 毕竟“僧多粥少”呀 , 因此像林奕匡(《高山低谷》原唱)、江海迦(《圆》原唱)、swing(《1984》原唱)和洪卓立(《弥敦道》)在获知自己有歌入选《声生不息》会那么激动 , 公开发文感谢选唱他们的歌的嘉宾 。

而时间跨度太长的话也导致嘉宾和节目组的选曲被诟病选歌太老 , 让年轻人无共鸣 , 又或者歌手太“古早” , 虽然当红时叱咤风云但因为淡出乐坛多年却导致歌曲无人问津 , 像黎明和郭富城 , 贵为四大天王之一却只捞到一首入选歌曲 。
3、和歌手的实力以及作品的传唱度有关
当然 , 其实歌曲能否入选 , 最基本的决定要素还是歌手的实力、人气和作品的传唱度 , 像两届“歌神”张学友和陈奕迅 , 根本不需要自己公关 , 无论是演唱嘉宾、节目组还是网络投票 , 他们的作品频频入选 , 这就是实力 。 正所谓“一切的阴谋诡计在实力面前都是纸老虎” , 只要作品够好 , 得到大众的认同 , 那么不用自夸 , “蝴蝶”自来 。
结语:正如上文所述 , 《声生不息》(港乐季)要致敬的港乐历史有点漫长 , 期间涌现的优秀的香港歌手人才济济 , 所以能够在有限的节目歌单里占有一席之地已经可以视为是个人歌唱事业的一大成就 。 虽有感于四大天王里黎明郭富城和刘德华的入选曲目太少 , 而有些歌手太多 , 但是能够集齐四大天王相信已经是节目组的一大诚意 , 希望《声生不息》可以继续办下去 , 让内地观众认识更多更优秀的港乐 , 让港乐可以生生不息 , 源远流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