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投降派,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

想知道的历史,不得不说的真相 。大家好!我是史道驿站x,感谢关注与点评 。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为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不遗余力 。台湾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侵略者无时不觊觎台湾,因此台湾经常被侵略者占领,因此中国人民经常会同这些侵略者做斗争 。如明朝郑成功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

清朝投降派,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

文章插图
清康熙帝在平定诸多反动势力后,也把眼光放到了台湾,他发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台湾重新回归到母亲的怀抱,纳入版图 。在收复台湾中,我们必须要记住四个人:康熙、姚启圣、李光地和施琅 。
姚启圣(1624~1683年)是康熙时期的名臣,也是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 。?1678年,姚启圣出任福建总督 。1680年,攻克海澄,收复了金门和厦门 。1682年,协助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 。当时的施琅是福建水师提督,也正是他率兵攻打了台湾 。
姚启圣赴任福建总督后,就精心部署了收复台湾的战略方案,并向康熙帝请奏以“剿抚并用”的方式,康熙同意采取他的思路,正是因为姚启圣这个方案,让清朝顺利的收复了台湾 。
清朝投降派,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

文章插图
姚启圣用招降的方式瓦解郑氏集团,效果明显 。他同时重视水师的建设,奏请康熙帝设立专职水师提督一职,在他的努力下,福建水师初步成型,力量大增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康熙帝的支持 。
【清朝投降派,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有了福建水师,就只缺一个水师提督 。姚启圣与大学士李光地慧眼识珠,共同保荐了施琅,施琅将军终于有了自己施展的平台 。大家都知道攻打台湾的指挥者就是施琅,但姚启圣和李光地把他推到台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陶元藻就曾评价:“迨台湾之乱,冲锋陷阵,虽施琅功,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俾琅用兵多寡,出师缓急,靡不如意者,皆少保(姚启圣)之力也‘’ 。
清朝投降派,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

文章插图
可以说没有姚启圣的前期铺垫,没有姚启圣的举荐,就没有施琅的人生辉煌 。施琅(1621~1696年)早年追随郑芝龙,1646年跟随郑芝龙降清,后反水追随郑成功抗清,因杀曾德,郑成功杀了他的父亲和家人,施琅再次倒戈投靠清廷 。施琅第二次投靠清廷后,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1681年,在姚启圣和李光地的举荐下,康熙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 。
施琅对海上作战还是很有经验的,他详细的制定了攻台方案 。1682年,康熙帝决定攻打台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同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实施 。1683年6月,施琅率清军水师,在澎湖海战中大败台湾水师 。台湾重新回中国版图 。
清朝投降派,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

文章插图
1696年施琅去世,追赠太子少傅衔 。施琅?号称‘’海霹雳?‘’ 。他是清朝最具争议的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他两次降清,仍被康熙帝重用 。施琅精通兵法、智勇双全,当年郑芝龙就非常欣赏他,任命他为左先锋,没有两把刷子可不行 。
从施琅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确是攻打台湾的最佳人选 。因为施琅了解大海,有丰富的海战经验 。而且他熟悉台湾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武力统一势在必得 。郑成功杀害了他的家人,他内心更渴望攻打台湾,替父报仇 。再者在台湾还有很多故旧老友,利于策反 。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成就了施琅大将军 。
清朝投降派,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

文章插图
施琅将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