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时期女性裹脚和当今女性穿高跟鞋有什么异同,古代女人穿高跟鞋吗-

缠足是一种强制性的封建陋习,是封建礼教下迫害中国女性的一种陋习,也是一种畸形的病态审美,这种陋习是一种强制性的迫害,女性无法选择、甚至是也无法反抗 。而高跟鞋则不一样,新中国女性穿不穿高跟鞋,取决于女性的自主意愿,可以穿,也可以不穿 。
穿与不穿,缠与不缠,一个是女性自愿,一个是被迫,所以这是本质上最大的区别 。
而且缠小脚跟高跟鞋的兴起,完全是两个出发点 。
缠小脚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对于女性的一种压迫、也是为了迎合古代男性的一种畸形病态癖好这个缠小脚,完全是女性的一部血泪史 。缠小脚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代,兴起于南宋,在宋代以前,历朝历代是没有缠小脚的习俗 。而宋代以后,蒙古、女真、藏族等等少数民族也是没有缠小脚习俗 。到了清代,清政府甚至明文规定禁止缠足,但收效甚微,效果并不是很好 。现在流传下来很多清末的老照片,都可以看出来,满族妇女是不缠小脚的,缠小脚的多数都是汉族女人 。
这种缠小脚的陋习虽然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士大夫用来控制女性的一种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陋习也间接的迎合了一部分中国古代男性的畸形病态审美 。清末的大文豪辜鸿铭就对三寸金莲赞不绝口,他曾盛赞三寸金莲为“香艳欲绝”、对待金莲“垂涎欲滴” 。而那个时代,评价一位女性是否貌美,三寸金莲竟然成了标准之一 。
而对待这种三寸金莲,古人们虽然有人推崇备至,然而有人却嗤之以鼻 。
在很多古典小说中,存在着很多女将,比如《水浒传》《封神演义》等等古典小说中,像扈三娘、林娘子这些貌美之人不但不曾裹脚,作者在描写其美貌时,用的更多的是侧面描写外貌,对待脚的问题却缄口不提 。想来在《水浒传》成书的那个元末明初的时代,缠足陋习已经根深蒂固,施耐庵是不可能不知道三寸金莲的坏处的,起码三寸金莲不利于行走、奔跑 。但关键在于作者施耐庵在原著中并没有明确提及缠足一说
比如林娘子也算是出身大家闺秀了,父亲张教头的家境想来也不会比林冲差到哪去 。林娘子能够和丫鬟锦儿一起庙会烧香,所以不太可能缠足,因为缠足本身就行动不便,不可能两个人颤颤巍巍互相扶持着去上香 。而且后来林娘子在陆谦家里极力反抗也没有被高衙内玷污,如果缠了足,恐怕早就因为站不稳被推倒了 。
而像扈三娘、琼英,孙二娘、顾大嫂这些人就更不可能缠足了 。因为都是女将,显然如果缠足个根本不可能生龙活虎 。
扈三娘也是大家闺秀,林娘子也是大家闺秀,扈三娘没有缠足,却把王英迷得鬼迷心窍 。林娘子也不太像缠足的样,也把高衙内迷得五迷三道,可见在作者笔下,是没有“以缠足为美”的审美观念,对比辜鸿铭对于三寸金莲的执著,大概作者也欣赏不了这种病态美吧 。
高跟鞋则不一样,女性穿高跟鞋虽说也是为了迎合现代男性的一种审美,但更多的是为了凸显自己的身材和气质,穿与不穿,也取决于女性的主观意愿高跟鞋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潮流文化史,但本文重点并不是讨论高跟鞋的发展史,所以笔者只能一笔带过 。
高跟鞋早在2200年前的周朝时期,我国女性就有穿着厚底鞋的记载 。这种鞋子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跟我们现在的高跟鞋样式完全不一样 。
这种鞋子是强制性的要所有古代女性必须穿吗?
翻遍史书,亘古未见 。
一直到了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都有关于女性“高跟鞋”的记载,这种“高跟鞋”虽然和现在的高跟鞋相差甚远,但可以看成是古代女性对于高跟鞋的一种追求 。
一直到了清末,清政府的舰炮外交屡遭失败,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近代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高跟鞋”才真正的传入到我国 。
武昌革命武装起义后,革命军攻占武汉三镇,清军主力全线战败,清政府急调袁世凯的北洋陆军南下镇压 。清政府垮台后,随之而来的是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剪辫子,禁止缠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病恹恹的精神面貌,而上海、天津、广州、奉天、北京等等市井繁华之地女性受西洋人的影响,纷纷开始穿着高跟鞋,能否成为“名媛”,“官太太”,高跟鞋竟然成了评价的唯一标准 。
这种盲目跟风成性的习性迅速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迅速落地开花,一直到了民国,达到了极致 。
旗袍搭配高跟鞋,是当时十里洋场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 。旗袍将中国女性的曼妙身材衬托到了极致,而身材娇小的中国女性则在高跟鞋的衬托下,挺胸抬头,气质优雅,时至今日,竟然成了某些抖音博主称为“民国是最浪漫的年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