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1975年8月30日,已是秋收时节了,我响应党的号召,怀揣街道居委会开据的介绍信,乘8角钱一张车票的客车,去到了离本县30公里外的太平乡 。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那里已先后会聚了来至本县的二二十几名十七八岁的男女青知 。吃过公社的午饭,再由各路生产队的队长带路,把二十几名小知青,分别领到了山山岭岭的山沟里 。
我与本县另一名男知青插队到了一个叫,东观庙,的穷山村,安排在了集体的茅草屋里 。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放下行理,张目四望,一间不大的睡房里,棕色的土墙上,挂有斗蓬两顶,蓑衣两件 。另有木床两张,木柜一台,石桌一张,条登一只,两把锄头,两担粪桶 。
然后灶房一间,板桌一张,土灶一台,铁锅两口,火钳两把!看来这里是早有准备,从今往后,这里便是我,吃饭,歇气,躺平做梦的家了 。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下乡的第一年,每月12号,所有的知青,都要去公社开一次会,实际上是全公社的知青聚会!领取国家发给的每个知青每月8元钱的生活补贴!
拿去买30斤供应大米,买照明的煤油,洗衣服的半块肥皂,润肠子的油,或五两猪肉!乘余的省着花销!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为此大家高兴的手舞足道,去独一条老街上的馆子,每人吃一碗海带丝面 。然后去公路上游走,唱北风那个吹,吹得那个满身灰,都是一群灰老鼠!唱公社是根长青藤,我们都是藤上的瓜,全是一些大傻瓜!笑声飞进了山沟沟,开汽车的师机还按哪叭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所有的知青们,在乡下段练了三年,跟着农民学种地,挑肥上山,下地耕田栽秧 。读书读报写发言的稿,记公分打算盘,有的当会计,有的任队长,入党的入党 。入团的入团,去农科队倍育良种,协助当地青年搞文艺宣传!他们是当时农村,最活勃最有朝气的青年人,他们给农村带来了新的气象!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就因所有的知青们,都接受了衣食住行最艰难的考验,树立了坚韧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凝聚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因此这些知青们,在工作二十多年下岗后,又能忍辱负重的自谋生路!成为生活的强者!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六七十年代的知青们,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二批青年人,他们现在都已是6O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的巳年近80岁的高龄,他们所经历的是时代,正好复合他们现在的年龄,这不是巧合,这是历史的必然!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者,他们亲身经历了国家社会发展由贫穷变为繁荣昌盛这一历史过程,又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他们在国家的贫穷落后时代,从未埋怨过国家,他们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奔向小康的时代,又是最热爱国家的新一辈老年群体!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我1968年10月25日,老三届初中上山下乡当知青,在农村二年二个月,基本上学会了农村的全部农活,经济上做到自食其力 。1970年12月20日离开农村光荣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友,离开农村时队里提前跟我结算劳动工分,一年搛工分2400分,每日出勤8个公分,每个工分1角3分钱,扣除全年口粮钱外,队里先给我140元钱,然后春节队里会计专程到200公里的老家把结算后的80元钱送给我母亲,我带去部队的钱也买了一块120元的北京牌手表,成为连队第一个战士带手表的人 。从此我与农村的大叔,兄弟姐妹结成深厚友谊几十年来只要有空都会去农村看看他们 。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温铁军 下乡,温铁军上山下乡的真相-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