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啥定都开封,北宋为何定都开封,开封四周都是平原没有山脉-

我们从朝代延续、地理环境、政治博弈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
一、朝代延续的选择众所周知,北宋建立,为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的方式,代后周而立 。
唐代末期,军阀拥兵自重、割据混战,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数十年战乱,至后周,终于出现天下一统的趋势 。后周世宗柴荣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下,中原经济逐渐恢复,百姓安居乐业,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

北宋为啥定都开封,北宋为何定都开封,开封四周都是平原没有山脉-

文章插图
五代时期,开封先后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的首都 。尤其是后周时期,经过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数十年的悉心经营,开封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城高池深、商业繁荣,人口达百万之多,已经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
反观长安、洛阳,我们来看一下 。中国古代通信不发达,消息传递迟滞性很大,朝代更迭的主要标志就是国都被占,长洛作为隋唐时期的都城,自然成为这种带有斩首式性质战争的首要目标 。
经过唐朝末年的连年战乱,尤其是后梁朱温的烧杀抢掠,长洛已经是满目疮痍、废败不堪,在此建立国都,必然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耗费甚巨,北宋开国之初,根基尚不稳固,贸然定都长洛,不是最佳之选 。
况且,北宋夺北周而立,朝中官员多是北周旧臣,在开封定居日久,家眷根基俱在此地,必然心生安逸,不愿远迁长洛,北宋延续北周旧制定都开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当属合理明智之举 。
二、地理环境的选择其实,若论地理条件,开封作为都城,实际上是弊大于利的 。开封地处平原地带,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极易被北面的辽国骑兵一冲而下,直抵都城 。
然而,开封虽不如长安东据潼关天险,洛阳山河险固,但自唐末以后,中国经济中心已经东移,且开封是隋唐大运河的咽喉要地、交通四通八达,实是
“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侯,通荆湖之运漕” 。

北宋为啥定都开封,北宋为何定都开封,开封四周都是平原没有山脉-

文章插图
加之北宋为了应对北方强敌之侵扰,在开封(即上图汴州)设置了大量禁军,耗粮极大,如若没有便利的漕运,将江南富庶之地的粮食运往都城,根本难以支撑如此巨大的开销 。而开封至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段因长年战乱,淤塞已久,难以疏通 。要解决运粮的问题,开封当是最佳选择 。
三、政治博弈的妥协从史料记载看,宋太祖赵匡胤并不认可开封作为都城,曾多次提出迁都长洛之事,甚至有一次滞留洛阳长达数月之久 。而最终因晋王赵光义一句“在德不在险”,放弃了迁都,事实果真如此?
实际上,太祖一直有立皇子赵德芳为嗣君之意,而晋王赵光义位高权重,故太祖让德芳之岳父,河南府尹焦继勳治理洛阳,极有可能是为迁都洛阳,加强德芳之根基做准备 。
【北宋为啥定都开封,北宋为何定都开封,开封四周都是平原没有山脉-】
北宋为啥定都开封,北宋为何定都开封,开封四周都是平原没有山脉-

文章插图
如若迁都洛阳成功,那么,任开封府尹的赵光义必将远离其苦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也必将在争夺皇位上处于下风,这对于一直觊觎皇位的赵光义是难以接受的 。
史书上仅以一句“在德不在险”作为搪塞,掩盖了太祖与太宗之间关于迁都的争论,具体究竟是什么情况,现在已不得而知了 。
太宗即位后,直至北宋灭亡,开封作为重兵护卫之地,被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形成了极其奇特的政治格局—“重根轻末”,根即开封,北宋对开封漕运不断依赖的权重日益强化,终宋一朝,长安和洛阳再无成为都城的可能 。
答毕,供参考,谢谢!
这是先入为主的问话方式 。在北宋定都的时候,开封因为地处大平原,而且灌溉、漕运条件以及农业经济水平比西北的长安要好很多 。就是今日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经济也比关中好很多,人口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
今后不要再问这种替古人担忧的问题了! 要是人家问你“你老婆明知道你没有出息,干嘛不改嫁邻居老王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