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为什么说安禄山会反,杨国忠和安禄山的矛盾-

【大唐“恒罗斯”战役失败的深远影响,和“安史之乱”的内在关系?】
????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 。
??? 大唐恒罗斯战役失败,我作为中国人真的很痛心,但是作为历史学家,应该实事求是,阐述事实和真相,读者们看了可能会不舒服,在此请求读者原谅!
??? 【大唐天宝(唐明皇年号)年间大事年表】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吐蕃赞仆以武力强迫小勃律国娶吐蕃公主,小勃律国既今克什米尔吉儿吉特,处在西域通往安西四镇的要冲之地,于是西域20多国归附吐蕃,大唐帝国在西域的统治开始动摇 。
●公元745年,天宝四载,中国第二份报纸 。大食帝国(阿拉伯)藩属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派兵东进至碎叶城,位于中亚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楚河流域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是大唐帝国最西部边境最远的一座军事重镇,李白就出生在碎叶城 。
●公元747年,天宝六载,玄宗将黟山命名黄山,扩建华清宫 。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经过长期围困,攻克大唐安西重镇碎叶城 。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招讨使,率领一万步骑攻克吐蕃一万兵把守的连云堡 。
●公元748年,天宝七载,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 。高仙芝数万兵突破十万吐蕃兵娑勒城防线,越过险峻的坦驹岭,进入阿弩越城,攻占了小勃律国,西域七十二国震动,高仙芝升任四镇节度使 。
●公元750年,天宝九载,高仙芝进攻车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 。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发生政变,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取代黑衣大食,西域石国等投靠黑衣大食 。高仙芝击破石国,俘虏石国国王,石国太子逃亡黑衣大食 。高仙芝长安献浮,并请示下一步作战方针 。
●公元751年,天宝十载,七月至八月,怛罗斯战役:阿拔斯王朝联军17万,打败高仙芝带领的唐朝西域联军13万 。中国的造纸术亦而传到中亚和中东 。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开始。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载--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 。六月(756年7月15日)马嵬驿之变 。
【大唐十大节度使及其兵力布防】
●范阳节度使,节制北京、河北一带,兵力91400人 。
●平卢节度使,节制河北东部、辽东地区,兵力37500人 。
●河东节度使,节制山西、内蒙一带,兵力55000人 。
●朔方节度使,节制宁夏、内蒙一带,兵力64700人 。
●河西节度使,节制甘肃河西地区,兵力73000人 。
●陇右节度使,节制甘肃中南部及青海部分地区,兵力75000人 。
●安西节度使,节制西域四镇碎叶、龟兹、疏勒、于阗,兵力24000人,实际兵力接近40000人 。
●北庭节度使,节制天山以北漠北一带,兵力2000人 。
●剑南节度使,节制川、黔、云三省,兵力30900人 。
●岭南节度使,节制福建、广东、广西一带,兵力15400人 。
【恒罗斯战役失败的经过 。】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高仙芝向唐明皇献浮,石国国王被斩首,大唐帝国确定继续西进国策,任命高仙芝为四镇节度使 。同年二月初,高仙芝从长安出发,途径河西之时,带走了河西节度使的4万兵马,三月到达安西 。经过整军之后,四月,高仙芝帅兵从安西出发,一路收拢安西四镇之兵,集合了西域诸国之兵,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沙漠地带,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于同年七月到达恒罗斯河,开始准备进攻恒罗斯城 。
高仙芝率领7万唐军和6万西域诸国兵马,到达恒罗斯的时候,阿拔斯王朝由于早就有进攻西域的军事计划,黑衣大食于是组织了17万兵力,很快地到达恒罗斯地区,双方在恒罗斯河一带对峙了一个多月 。长期武装对峙,对于大唐和黑衣大食都是灾难性的,因为双方的后勤给养都不足于长期维持 。于是双方决定,在恒罗斯河的草原上展开大战,来了结这场战争 。高仙芝不知道的是,在双方对峙的这一个多月,黑衣大食通过西域人当间谍,已经买通了石国人、葛逻禄人,密令石国、葛逻禄人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反叛 。
唐军和黑衣大食,在恒罗斯草原摆阵 。高仙芝把唐军步兵布置在正中,西域诸国的步兵在唐军后面,左右两翼为唐军和联军骑兵,高仙芝的中军在军阵的最后 。黑衣大食的兵力,差不多也是这样部署的 。战斗开始后,黑衣大食骑兵冲锋,唐军步兵远射,两翼骑兵冲杀出击,唐军骑兵总能压制大食骑兵,战斗打了四天,双方谁也没能突破对方的阵地 。战斗第五天的时候,双方骑兵正在冲杀之时,唐军阵后的上万葛逻禄、石国军队突然反叛,唐军阵营大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