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胜|《怎么办!脱口秀专场》只要仔细品,笑果编剧的等级,很是明显

徐志胜|《怎么办!脱口秀专场》只要仔细品,笑果编剧的等级,很是明显

文章图片

徐志胜|《怎么办!脱口秀专场》只要仔细品,笑果编剧的等级,很是明显

文章图片

徐志胜|《怎么办!脱口秀专场》只要仔细品,笑果编剧的等级,很是明显

文章图片

徐志胜|《怎么办!脱口秀专场》只要仔细品,笑果编剧的等级,很是明显

老编发现 , 只要进入腾讯视频的平台 , 似乎每一台纯网综的体量都开始变大了 。 之前我们所知道的《五十里地桃花坞》、《明日之子》等节目 , 还有眼前的《怎么办!脱口秀专场》 , 都在正式节目之前 , 留出一个小时以上的先导片 , 对了 , 应该叫“先导片”吧?也就是说正片没来之前 , 节目策划人或导演把节目前期的筹备过程也都剪出来 。 当然 , 有的观众喜欢看 , 有的观众不喜欢看 , 老编属于后者 。

不过 , 当时我要是没有其他的节目可看 , 我也会勉强忍着看下去 。 原来 , 我以为本节目的先导片 , 只在第一期正片之前出现呢 , 没想到每期正片之前都有先导片了 , 看来这已经形成常规惯例了 。 李诞在名义上说 , 每周二、三播出两期节目 , 但是实际上一看 , 注水掺假的也太多了 。 当然 , 观众或粉丝们也可以选择不看 。 估计着粉丝们可能会一帧一帧地仔细品阅的 , 而至于观众就难说了 。

【徐志胜|《怎么办!脱口秀专场》只要仔细品,笑果编剧的等级,很是明显】当然 , 一帧一帧地仔细品阅节目 , 的确能从节目中品咂出不同的味道来的 。 而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 , 先导片之中还是特别有一些内容的 。 就像我在标题上所说的那样 , 笑果文化的编剧等级制还是挺严明的 。 当然 , 这些现象你不细品是看不出来的 。 对了 , 我还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 , 去年新聘的编剧孟川怎么没出现啊 , 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呢?还是被解聘了?如果按照等级来划分的话 , 他应该划归到何广智一个等级 。

至少 , 在这个先导片里 , 我发现徐志胜应该处于食物链的最底端 , 细品的话 , 我觉得何广智要比徐志胜高半个或一个等级呢 。 本期节目的先导片一共可以划分出三个部分 , 分别是:一、王勉入职;二、罢免徐志胜;三、居家办公 , 网络会议 。 在这三个部分里 , 都明显地体现出编剧们的等级制度 。 如果不算李诞的话 , 可以细分出三到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王建国和程璐;第二个等级庞博、王勉和呼兰;

第三个等级杨蒙恩、杨笠;第四个等级何广智和徐志胜 。 如果再细分的话 , 何广智比徐志胜高半个格儿 , 哈哈哈 。 怎么样?如果细品先导片的话 , 八卦的味道是不是就出来了?别着急 , 如果你再细品的话 , 先导片里的三大部分还是有一些轻包袱的小品味道 。 比如 , 在王勉入职时 , 大家对他进行面试的环节 , 还是挺搞笑的 。 比如 , 王勉被杨蒙和呼兰拦在门口 , 要想进门 , 王勉必须得给两个门神表示一下 。

于是 , 王勉就分别给杨蒙恩和呼兰发了红包 , 然后 , 呼兰答应给王勉透露点儿面试题 。 可是后来在面试提问时 , 王勉却没有回答问题 。 结果呼兰抖包袱了:王勉只花钱买题了 , 却没有买答案 。 这个包袱一抖 , 连弹幕都跟着笑了 。 其实 , 这是一个情节铺垫与语言抖包袱相结合的段子 , 有点类似于单口相声 , 全程大铺垫 , 最后只有一个响包袱 。 但是在全程铺垫过程中 , 插入了一些实际剧情 , 也蛮搞笑的 , 这就是情节包袱吧 。

其实 , 更搞笑的还是在罢免徐志胜的环节上 。 其实那个意见箱就是整个段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难为编剧们了 , 颇废苦心 。 如果没有这个意见箱 , 特别是没有那张箱子使用说明书 , 后面这个罢免戏码根本就不成立 。 而且当时编剧部正副主任就是何广智和徐志胜 。 结果何广智乘徐志胜外出采购的机会 , 就伙同其他编剧们把徐志胜给罢免了 。 其实 , 这一部分笑点完全都集中在徐志胜和何广智阅读大家意见的时候 。

当时 , 如果普通人来阅读这些意见 , 那肯定不搞笑 , 而让专业的脱口秀演员来念意见书 , 那就搞笑得太多了 。 这就证明脱口秀演员单纯的搞笑能力还是很厉害的 , 在喜剧界管这种能力叫作“包袱上身” 。 而到了网络会议时 , 大家分别拿徐志胜拍马屁的恶习来砸挂 , 这一段相当搞笑 , 这期间若论抛梗顶数呼兰、程璐和王建国的梗最有笑点了 。 另外 , 徐志胜自己的辩护也相当给力 , 也惹得大家大笑不已 。 再接着就是王建国和呼兰再把氛围顶到高潮 。 看到没?这就成了小范围的“吐槽大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