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封孙权为什么?曹操晚年已居魏王孙权上表劝其称帝

对孙权称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之中吴国的君主孙权虽然比曹操、刘备差了一个辈分,但是却能守住江东的基业,国祚比蜀国还长,自然是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所依靠的便是他的权谋 。当时孙权就向曹丕称过臣,有雄心壮志的“吴大帝”孙权岂会甘心久居人下,他的所图甚大,最终把曹丕和刘备都给耍了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

曹丕封孙权为什么?曹操晚年已居魏王孙权上表劝其称帝

文章插图
孙权于公元219年向魏王曹操臣服,公元222年就和魏帝曹丕破盟开战,真正“屈身忍辱于曹魏”的时间不过三年,却“空手套白狼”般让自己从一个汉朝的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变成了“吴王、大将军、赐九锡、都督荆扬交三州军事”,名正言顺地做为君主统领荆、扬、交三州,也为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奠定了坚实基础 。
江东孙氏奠基,始于孙策以武力征服江东六郡,大肆诛戮名士,江东群豪奋起抗争,孙策轻而无备,因此丧生 。
而孙策之弟孙权年仅十八,初领江东,张昭受孙策托孤为“仲父”,实际执政 。此时的孙权,只是类似一个孙氏家族推出来协调各方的牌位,离名副其实的江东之主相差甚远 。即使孙氏家族内部,对他也颇多不服 。
曹丕封孙权为什么?曹操晚年已居魏王孙权上表劝其称帝

文章插图
当时江东各郡到处反叛,孙权的从兄孙暠,从驻地吴郡乌程,整军欲取会稽,被虞翻劝退;庐江太守李术率部曲数万北迎曹操,直到官渡袁曹对峙,才被孙权趁势讨平 。几年后丹阳太守、孙权三弟孙翊又被部将刺杀 。而同为孙氏家族的豫章太守孙贲、庐陵太守孙辅等人,直到赤壁之战前,都一直和曹操控制的汉朝中枢,暗通款曲 。
因此,直到赤壁大战一场大胜,孙权才以此兵威真正整合了孙氏家族,张昭也因主张降曹站错立场,就此退居二线 。从此在江东,孙权才真正说一不二 。
然而论合法政治地位,整整十九年时间,孙权仅仅是个讨虏将军、会稽太守,不但远不及控制汉廷中枢的丞相曹操,声望和官位亦难比汉室宗亲代表、合法官爵是“左将军豫州牧”和“宜城亭侯”的刘备 。
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和曹操决裂,自封“车骑将军、徐州牧”,这个官位形式上还是由刘备上表的,因此,孙权以此号令江东,同样是名不正言不顺 。
所以,孙权联合刘备进行的十年抗曹战争,与其说是为了从贫瘠的江东去如何一统天下,这种不切实际的雄(好)心(高)壮(骛)志(远),倒不如说更多原因是为了以战促和,逼迫曹操代表的大汉帝国中枢,就此认可他自己割据江南的既成事实 。
当刘备取汉中夺上庸,关羽水淹七军围困樊城,夏侯渊、于禁两大军团覆灭,曹仁军团也岌岌可危,情势窘迫下,曹操终于放弃了在有生之年武力统一全国的雄心,同意承认孙权为割据江南的诸侯(荆州牧),许封高官(骠骑将军)显爵(南昌侯),魏王:曹操
曹丕封孙权为什么?曹操晚年已居魏王孙权上表劝其称帝

文章插图
而此时刘备已自称汉中王,势力达到鼎盛,在孙刘联盟中即将居于主导地位,却连个“大将军、大司马”之类的空头职务也吝惜赠与孙权 。
因此,孙权便迫不及待对曹操上表称臣,与之缔结盟约,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斩杀关羽,更将关羽军的野战兵马数万,留守军团数万,于禁部俘虏三万几乎一网打尽,极大增强了自己势力的人力兵源 。
等曹操死后,孙权又以大汉帝国境内第一强藩之尊,支持新任魏王曹丕代汉称帝,从而得到了“吴王、大将军、赐九锡、都督荆扬交三州军事”的丰厚报酬,在新生的大魏王朝位极人臣 。曹丕称帝
因此,“大魏吴王”对孙权从来不是一种耻辱,反而是一大成就业绩 。从一个无名瓜农的子孙,刚即位时的一个杂号将军,到此时真正建立了吴国,整个历史进程,前后花了快20年时间的个人奋斗时间,当然离不开曹操、曹丕、刘备、关羽等各方贵人的成就 。
只是孙权这种在曹丕和刘备两大势力之间走钢丝的策略,同时也危如累卵,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在猇亭之战,吴国历时年余苦战,好容易一场大胜,化解了蜀汉以倾国之师东进的危局 。没几个月后,便和曹丕矛盾尖锐化,魏国三路大军浩荡南征 。
孙权和曹丕的决裂,一方面自然是孙权斩关羽,破刘备,自以为羽翼丰满,对“皇二代”曹丕也绝没有如曹操一般的敬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