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雨故乡的情?故乡的雨故乡的情( 二 )


《三国志》记载,曹操听说于禁投降后感叹道:“我认识于禁三十年了,哪想到他在生死时刻的表现还不如庞德呢!”大概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对于禁作过的高度评价 。
于禁的投降不只让曹操惊讶,估计孙权、刘备等各方要人都会惊讶,因为于禁不是无名之辈,他作为善于治军的勇将、良将,早就广为人知 。《三国志》还曾写到,当初曹操打袁绍时,于禁自告奋勇要做先锋,曹操很赞赏钦佩,给他两千人让他守刘震云的老家延津 。曹操去攻刘备时,又命于禁在家坚守,袁绍怎么也攻不破 。于禁反守为攻,与乐进带马步兵五千攻打袁绍侧翼部队,大获全胜 。官渡之战,袁军向曹营射箭,士兵多有死伤,大家很害怕,而于禁毅然督率部下守住堆好的土山,鼓舞士兵力战破敌 。
除了投降,于禁还有一件事受到史家非议 。官渡之战后,曹操又命于禁去打昌豨 。昌豨不敌于禁,想到自己和于禁曾是老朋友,就主动来降 。这时,大家都以为,既然昌豨投降了,就该把他送交曹操 。不料于禁却说:“你们难道不知道曹丞相的规矩吗?被围后再投降,杀无赦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昌豨虽然是我的老朋友,我也不能破坏规矩啊!”于是和昌豨作了个诀别后,挥泪把他斩了 。当时曹操得知此事后,说了句含义模糊的话:“昌豨不到我这里投降而去投降于禁,这不是他的命吗?”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对此评论道:“我认为昌豨被围而后降,按法令虽在不赦,把他绑起来送到曹操那里也不算违抗军令啊 。于禁不替老朋友争取万一活命的机会,却满足自己好杀的心理,违背公众舆论,他后来被俘投降受辱,死后得到坏名声,该!”裴松之的观点代表一种价值观,就是君子要尽量个人情谊与军国大义兼顾,否则,即使立了功,后来也会受报应 。
但曹操从此更重用于禁,于禁的威望也逐步达到顶峰:
于禁奉命攻打梅成,梅成一听于禁来了,觉得自己肯定“没成”,立马投降 。

故乡的雨故乡的情?故乡的雨故乡的情

文章插图
曹操不信任朱灵,想夺朱的兵权又不知从何下手 。考虑到于禁的威信,就派于禁带领几十骑去到朱灵那里传达命令,夺取兵权 。朱灵和他的众多部属谁也不敢乱动 。于禁把朱灵收为自己的下属,大家无不震服 。
于禁治军纪律严明,一切缴获归公 。不过,正因过严,他人缘不怎么好——假如民主投票的话,估计他得票不会太多,尽管大家都知道他能力出众 。
于禁被俘后,从关羽那里又被转到孙权手中 。孙权待他不错,在向曹丕称臣后主动将于禁遣返 。于禁刚回到故国时,曹丕看到他须发皆白、形容憔悴,向自己泣涕顿首,不由产生怜悯之心 。又想到于禁毕竟是随自己父亲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老臣,就安慰几句 。还替他的投降找台阶,说是古代也有兵败被俘的名将,而且你老人家不是败给了敌人,是败给了大雨和大水 。曹丕又封于禁为安远将军 。
但是,这魏文帝后来又觉得太便宜于禁了,就给他来了个“恶搞”:名义上派他出使东吴,却先让他拜谒高陵 。曹丕事先让人在陵屋里画了一幅画,画的是关羽水淹七军时庞德不屈、于禁乞降 。
关羽、孙权没要于禁的命,曹丕也没下令杀他,这次观看免费画展却终于要了老于的命!
看画展也有生命危险!
读者可能都会为于禁惋惜:假设没有水淹七军,于禁不是会成为像韩信、周亚夫那样世代称道的名将么?反过来说,是不是当时以及后世名扬天下的将领,遇到兵败被俘,都会死节?
也许老于本来并不怕死——早年征战沙场哪天不冒生命危险?但当他立在一片汪洋之中,看到云缝中一线斜阳映射在明晃晃青龙偃月刀上的一刹那,他产生了莫名的恐惧?
也许那一刻他想到了妻儿老小,或家里的八旬老母?
用《项链》中路瓦裁夫人的话说: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