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岁修制度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里什么时候( 二 )


师傅正在用当地的竹子按照古代的方法编织竹笼 。
余醉引水大堤建成后,闽江水在余醉分为内江和外江两河,外江用于汛期泄洪防涝 。内江作为灌溉用水,通过人工水渠引入成都平原,灌溉成都平原数百万亩农田 。《后人书》记载:“又开第二渠,由永康引入成都,称外江;一条运河从永康流到成都,叫做内江” 。
鱼口把闽江分成两部分,内侧是内江,外侧是外江 。
3.设置沙飞堰的溢洪道 。
鱼嘴引水堤和瓶口进水口的结合可以很好的起到引水灌溉的作用 。但如果只使用鱼嘴导流堤和瓶口进水口一段时间,河道会被淤积的泥沙堵塞或鱼嘴被冲走 。
为增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分洪和防虫能力,在余醉引水大堤外河修建了溢洪道,确保内江在丰枯两季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来水量 。
而且溢洪道前方河道有弧形弯道设计 。当外河水进入河道时,会形成涡流,将河道内沉积的泥沙带走,从而避免堵塞内河道和溢洪道 。
飞堰为弧形设计,保证宝瓶瓶口不会淤塞 。
而且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合理,在不同季节有两种奇特的“四分六”的功能 。春耕期处于枯水期,此时岷江来水较少,水位较低 。经过鱼嘴引水堰后,60%流入内江,40%流入外江 。夏季汛期,闽江来水量变大,水位上涨 。然后60%流入外河,40%流入内河 。
水利工程运行示意图
宋代以后,都江堰水利工程建立了年修制度 。经过李冰父子几年的努力,蜀郡人民充分发挥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都江堰水利工程正式建成,造福了当地人民 。其后,川中历代统治者和地方官员坚持不断疏浚加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使命 。
汉高祖刘虹在位期间,设“督水椽”和“督水长”两职,负责维护堰头工程;汉朝丞相诸葛亮设堰官管理工程,“招一千二百人看管”(《水经注·河水》) 。在其他历史时期,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县长是工程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堰头工程的运行、维护和加固 。
名为“鱼嘴”的导流堤的头部
宋代时期,都江堰水利工程正式建立了年修制度 。每年修复的时间要求:每年在冬季、早春等枯水期,以及农业生产的空闲期空,地方官要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修复 。年修的技术原则:“深滩冲刷,低堰” 。主要包括修整堰体工程,疏浚河道至触及滩底埋石马,堰体工程顶标高与岩石上的水平齐(水规:中国古代水尺,李冰设三石人为水规) 。古代年修中,绝茶作为截流工程,设计巧妙,经济实用,可就地取材 。
爵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后来,石马的位置会因为地震、洪水等外界因素而稍有变化,而随着历史的推移,岷江的流入量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明代重新确定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位,用固定的长铸铁代替原来的石马作为年修时疏浚河道的标记 。现在瓶口左岸有三把横铁,横铁上清楚地记载着它们的铸造年代,分别是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 。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工匠精神2000多年后,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是因为李冰父子的定位科学合理;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需水量科学计算工程规模,建立用水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加固修复原则 。另一方面是因为历代劳动人民遵循古训,不辞辛劳,奋勇加固疏浚都江堰水利工程,重新计算不同时期的最佳涌水量,严格执行年修制 。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执着的工匠精神,使都江堰水利工程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都江堰水利工程滋养的都江堰灌区,也成为我国三大灌区之一,带给天府之国人民安居乐业!
按照古代的法律,每年都要进行年修 。
正文:【珞珈山的猫】原文;参考资料:《史记》、《水镜笔记》、《元和县志》、《华阳县志》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岁修制度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里什么时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