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歇后语?描写黄河的成语和诗句( 三 )


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 。
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 。
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 。
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 。
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到黄河心不甘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跳进黄河洗不清 。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 。
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 。
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 。"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 。
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 。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 。
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 。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 。
"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
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 。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 。
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 。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 。
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 。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 。
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 。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 。
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黄河的形成: 之一 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 。
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之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
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 。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 。
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 。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 。
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 。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 。
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