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如何被清朝取代的?明朝原来是这样( 二 )
当然,最后出于政治考量和解缙的一句“好圣孙”,朱棣改变了犹豫不决的想法,册立朱高炽为太子,这也使得恃功自傲的朱高煦自此心怀不满 。
起初朱棣想把朱高煦打发到云南,但朱高煦誓死不肯,执意要留在南京城,后来朱棣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朱高煦另有所图的心思,强行将朱高煦改封到山东境内 。
或许是早年战功卓著的原因,朱高煦潜意识里总是觉得朱棣欠自己一个说法,等到朱棣听说朱高煦做了数不尽祸害百姓的事情后,气得大发雷霆,扬言要将朱高煦废为庶人 。
又是那个让自己瞧不起的大哥,恳求父亲放过二弟,这份在朱高炽眼里重若千金的兄弟之情,在朱高煦眼里却是一文不值 。
文章插图
三、贪赃枉法终成祸,叔侄相残害血亲
如果将朱高煦比作一匹烈马,朱棣是拿着鞭子抽,朱高炽是捧着草料喂,那么侄子朱瞻基则是举起刀子捅 。
皇室祭祖时,朱高煦耻笑朱高炽需要随从搀扶:“前人跌倒,后人知警 。”年纪轻轻的朱瞻基面不改色地回复:“更有后人知警 。”从那一刻起,朱瞻基和二叔朱高煦的交锋就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但在最后,这个英姿雄伟的皇太孙,凭借着智谋过人的能力,轻松打败军事经验丰富的朱高煦,并将图谋叛乱的朱高煦成功软禁起来 。
1426年,自恃功高的朱高煦,将自己比作唐太宗李世民,企图发动“玄武门之变”性质的动乱 。最为可笑的是,起初朱高煦想要拉拢英国公张辅,口若悬河地画完一张大饼后,转眼张辅就递了一封折子,送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案桌上 。就连在山东老家守孝的御史,都一路小跑赶到京城,怀揣着一腔忠君爱国的热血,匍匐在朝堂上,力陈朱高煦的图谋不轨 。
文章插图
起初明宣宗朱瞻基不忍叔侄相残,特意派遣亲信宦官侯泰向朱高煦传达书信,表示希望朱高煦不要搞事情 。
然而轻视一切的朱高煦选择了拒绝,并狠狠地嘲讽了朱瞻基一波,时为明朝皇帝的朱瞻基,终于下达了讨伐汉王叛军的命令 。
浩浩荡荡的明军安营拔寨,着实把寡不敌众的叛军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城里的叛军都隐隐有着临阵倒戈的意向,甚至想要活捉朱高煦,献城投降 。
无可奈何的朱高煦不想被五花大绑地送到侄子面前,只能自己出其不意地跑出城门,向坐在龙辇里的朱瞻基叩头谢罪 。
朝中对朱高煦的一致意见是处死,但毕竟是父亲一母同胞的弟弟,自己的亲叔叔,朱瞻基放了朱高煦一马,采用了祖父朱棣当年想做的事情,将朱高煦废为庶人,关押到皇城以内 。
文章插图
等到后来,朱瞻基好心去看望朱高煦的时候,不知朱高煦是脑子一抽还是不想活了,竟然伸腿绊倒了朱瞻基 。这下可算捅了马蜂窝,断绝了朱瞻基心里留存的亲情,他愤怒地下令派人抬来一口大铜缸,将活蹦乱跳的朱高煦一下子扣住 。
到底是一代名将,朱高煦不甘就这么被扣在缸内,愣是拼着一股劲抬起了铜缸,这无疑是赤裸裸触逆龙鳞的挑衅举动,将脸上本就青一阵白一阵的朱瞻基气得够呛 。最后朱瞻基想出了一招极为残忍的方法,就是在铜缸附近布上木炭,活活地将孔武有力的朱高煦炙烤而死 。
四、汉王朱高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朱高煦四十七年的人生生涯里,功高盖主是他,狂妄自大也是他,不可一世也是他 。
按照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朱高煦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加上老爹喜欢调皮捣蛋的自己,以至于朱高煦成年后依旧陷入深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唯心主义中去 。
不容忽视的是,朱棣念在朱高煦有军功的面子上,对朱高煦的滥杀无辜得过且过,朱高炽看在一母同胞的份上,对傲气冲天的朱高煦忍让安抚 。
文章插图
可朱瞻基不行,他自幼见惯了二叔朱高煦的蛮横无理,哪怕自己做上皇帝后,对二叔采取宽容大度的态度,也挡不住二叔那颗做梦都想当皇帝的心 。
这是朱棣的悲哀,也是朱高炽的悲哀,更是朱高煦的悲哀,一旦全世界都给自己让路,仿佛自己赢了全世界,这大概是最能总结朱高煦的一句话吧 。
【明朝如何被清朝取代的?明朝原来是这样】明朝太庙里,没有朱高煦的一席之地,在《明史》里,朱高煦也是以嚣张跋扈的形象出现,不知朱高煦如果知晓了,该作何感想?
推荐阅读
- 明朝皇权为什么被制约?明朝加强皇权
- 漫谈春季养生如何击退疲劳感 4
- 漫谈春季养生如何击退疲劳感 3
- 漫谈春季养生如何击退疲劳感
- 漫谈春季养生如何击退疲劳感 2
- 明朝倭寇为什么这么猖獗?明朝最后打赢倭寇了吗
- 明朝沐家在云南地位?沐王府在云南势力有多大_1
- 提灯与地下城技能如何搭配?
- 明朝刘基是刘伯温?明朝 刘基简介
- 或者背叛才是体贴的?面对背叛如何调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