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剧|退!退!退!武侠剧又来丢人了( 四 )


说是“作弊”或也有些言重 , 用更功利主义的中性词来说 , 应该叫做“节省” 。
节省下来的可能是演员的时间、场地的空间、技术人员(包括武术指导)的人力资源和整体精力 , 总之 , 有一万种方法 , 可以在不必细究一招一式的条件下 , 把数秒打斗戏拍得还算“好看”——粗俗一点说 , 看着还蛮“牛逼” 。
从动作设计到动作的完成 , 打戏从一部武侠剧里的硬核招牌 , 变成食之无味的鸡肋 , 整个行业角度看 , 两个字的变化最能说明问题:摆烂 。
早期的港式武侠影视能壮大 , 离不开演员的虔诚和专业态度 。 打星出身的香港女演员惠英红 , 常常在武侠片里实打实地挨揍 , 被连打40多拳 , 将膝盖磕成永久伤残 , 被任达华踢碎胸骨 , 在医院治了两个多月 。

▲惠英红打戏片段成龙演电影那些年常年负伤 , 更早已成为圈内楷模 。 在《醉拳》里被踢爆眼角 , 在《红番区》里带着腿伤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地跳跃大楼 , 在《威龙神探》里被踢断手指骨 , 《龙兄虎弟》时从树上跌落造成头骨凹陷 , 左耳几乎失聪……
成龙的作品为什么好看 , 因为是真打 , 通常一套动作下来 , 镜头都没断 。 长镜头的好处是减少了欺骗性 , 观众相信 , 那是真的打到肉上 , 是真的疼 。 很容易代入 。
▲B站网友剪辑的成龙打戏混剪当然 , 不鼓励用命去冒险拍摄 , 也不是要求没有基础的演员一定亲自上阵 , 只不过 , 将古今对比 , 一个武戏演员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是否有尽力去贴近与尝试 , 是一种尊重和信念感的体现 。
在讲述港片武术指导的纪录片《龙虎武师》里 , 曾拍过《方世玉》《书剑恩仇录》的导演元德北上内地成立工作室 , 惊诧的发现:“原来他们不认武术指导 , 只认导演 。 ”

▲元德在那个龙虎武师的港片年代 , 武术指导可以是一个剧组的总指挥官 , 一场戏拍完 , “咔”一声后 , 最先喊的不是“收工” , 而是“救人” 。
虽然电影与电视剧是两套系统 , 是两种商业模式 , 但其中的武侠元素多有重合相似之处 , 单独拎出来考察 , 不该是烂比烂 , 而应是争奇斗艳 , 才是国产武侠的理想国 。
现如今 , 大部分拍武侠影视剧的演员不曾经历专业的武打训练 , 为了方便演员操作 , 武术指导设计的动作越来越简单 , 甚至根本不用碰到对方 。
当武戏逐渐不被重视 , 以“侠”为内核的文戏 , 也日渐丧失了足以服人心的话语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