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选拔制度?明清的官员一般是怎样选拔的

1
孙丕扬在万历年间出任吏部尚书 , 当时六十二岁 , 其职责就是协助皇帝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 , 将他们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 。明朝名义上没有宰相 , 尚书是最大的官 。
孙丕扬是个廉洁清正的人 , 他创建了抽签法 , 明朝干部安排方式从此一变 , 官员无论贤愚 , 一概要凭手气抽签上岗了 。一个聪明的正派重臣 , 竟把皇上托付给自己的选贤任能的重大职责 , 转交给了一堆竹签 。
礼部尚书于慎行对孙丕扬批评道:人的才能有长有短 , 各有所宜;资格有高有下 , 各有所长;地方事务有繁有简 , 各有所舍;上任的路途有远有近 , 各有所准 。而这一切差别都付之竹签 , 简直可笑 。于慎行的批评还考虑到了上任路途远近的特点 , 顺便说一下 , 那时候交通不便 , 千里赴任 , 通常要借一大笔债 , 在工资不高的条件下 , 还债压力很容易转化为贪污的动力 。因此 , 这个距离关系到“德” 。
明朝大学士顾炎武对竹签当政的指责更加尖锐:用这套办法的大臣在知人善任方面很笨拙 , 在躲避是非方面倒很巧妙 。

明朝官员选拔制度?明清的官员一般是怎样选拔的

文章插图
2
孙丕扬谁都不怕 , 唯独怕太监 。千千万万的文官都不敢找孙丕扬走后门 , 但是宦官敢 。宦官没完没了地托他给亲信安排肥缺 , 孙丕扬安排又不是 , 拒绝又不是 , 于是发明了抽签的办法 , 让那些宦官不要再来走后门 。
宦官在名义上没有孙丕扬的官大 , 孙丕扬是正二品 , 宦官的头子不过是个四品 , 而且宦官是不允许干预政事的 。开国皇帝朱元璋规定 , 宦官干预政事者斩 。朱元璋也废除了宰相制度 , 并说后代有敢建议立宰相者 , 灭九族 。如此说来 , 孙丕扬除了皇帝本人之外不必再怕任何人 ,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朱元璋废除宰相 , 就等于迫使他的子孙亲自出面管理国家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 , 资产所有者亲自出面管理一个大企业的制度并不是一个好制度 , 更何况管理一个国家 。这是个体户的思路 , 这个思路容不下专业分工的出现 , 不承认臣民之中有管理人才 。(现在 , 大企业都会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 , 这叫专才专用 。)
在这种制度下 , 禁止外人插手代理 , 那皇帝又如何?从小生长在深宫内院的皇太子 , 对民间实际情况的了解必定是肤浅的 , 他只有一套教条和理想的管理模式 , 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皇帝 , 很少有能力强的 , 要不就是有德无能 , 要不就是无德无能 。以上两种皇帝都缺乏管理国家的能力 , 很需要一些助手协助他处理六部首脑提出的复杂问题 。
皇帝批阅奏章 , 首先要由皇帝的秘书(内阁大学士)看一遍 , 替皇帝草拟一个处理意见 , 用小纸条贴在前面 , 这叫拟票(现在官场用的“拟同意”可能就是出自这里) 。之后呈到皇帝手里 , 参考大学士的意见口授旨意 , 太监持红笔记录 , 这叫批红 。呈送奏章的人不如提建议的拟票人权力大 , 拟票人不如拿红笔写批示的人权力大 , 批红权大于拟票权 , 特别是在皇帝又懒又好糊弄的条件下 。在这种情况下 , 宰相权实际就到了宦官手里 , 行政权力的重心悄然转移 。
不知不觉中 , 朝廷决策、官员进退 , 都把持在宦官手中 , 不许干政这些屁话 , 早就成了一纸空文 。名义上权力在皇帝手中 , 但是皇帝不能干 , 不肯干 , 这时候 , 在没有合法的代理制度 , 如宰相制度的条件下 , 行政大全就悄悄落在皇帝的私人顾问和随从手里了 。这是潜在的规矩 , 确是真正管用的规矩 , 不懂这个规矩的人将在官场上碰的头破血流 。
明朝必定出现一个灰色的权势集团 , 这个集团有能力让正式制度的维护者给他们让路 。孙丕扬不愿意让路 , 但又不敢得罪宦官 , 不能不让路 。双方较量的结果 , 就是孙丕扬带头放弃自己手里的安排干部的权力 , 放弃肥缺的分配权 , 任何人都不能凭自己的标准安排干部 , 一切由竹签和当事人的手气决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