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同为八一厂著名反派演员,把刘江和刘季云放在一起看,谁演得更好?( 二 )


他个头不高 , 还胖(身高1米65可体重却超过了80公斤) 。 但一张圆脸 , 却使他与别的演员区分开来 。 而且他面相还挺“凶” , 所以演起“坏人”来 , 不用化妆 , 就已经有了“三分神似” 。

所以1946年他刚满21岁时 , 进入部队文工团做演员 , 所演的第一个角色 , 就是《白毛女》中的“恶霸地主”黄世仁 。 而导演选中他的最大原因 , 就是因为他“长相合适” 。 结果 , 他演得惟妙惟肖 , 经常会有在台下观看演出的军民 , 因为义愤填膺 , 而将枪口对准他 。 面对这样的“危险” , 刘江总是一笑而过 , 他说:大家反应强烈 , 就是说明我演得像啊 。

也因为他看上去“像坏蛋” , 所以八一厂招演员时 , 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其中的“反派专业户” 。
可是刘季云却不一样 , 他的外形和气质 , 其实更像一个质朴本分的“山区老农” 。 而他之所以能在银幕上塑造那么多经典的“反派”形象 , 雅清觉得 , 最大的原因 , 就是他拥有高超的表演技巧 。

刘江1974年在《闪闪的红星》中所扮演的胡汉三后来之所以那么深入人心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就是当时的新电影非常有限 , 而《闪闪的红星》无疑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部 。 无论从思想 , 到内容 , 到故事的编排 , 到人物的塑造 , 到音乐的创作 , 到画面的呈现 , 都很成功 。 影片的主演祝新运迅速走红 , 而刘江作为其中的反派演员 , 自然也引起了更多观众的注意 。

其实当时竞争“胡汉三”这个角色的八一厂演员有很多 。 因为当时大家都处于“无戏可拍”的状况 。 所以一旦有一个角色出现 , 大家都不愿意轻易错过 。 最终所有的候选演员一同到西山试完镜头之后 , 领导还是决定由刘江来扮演 , 最大的原因 , 还是因为——“他更像个坏蛋” 。
事实上 , 刘江在《闪闪的红星》中的表现 , 也的确做到了“神形兼备” 。 他不仅外形上很像“恶霸地主” , 而且就包括他的做派 , 他的眼神 , 他的行为习惯 , 都无不表现出了胡汉三的“凶狠歹毒” 。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 , 刘江下了很多苦功夫 , 看了很多资料 , 认真研究了那段历史 。 刘江觉得胡汉三这个角色 , 距离自己并不遥远 。 他1946年5月刚参军的时候 , 以及后来到广西参加剿匪的时候 , 都亲眼见证了还乡团的反攻倒算和无恶不作的暴行 。 他将这些素材全都运用到了角色创作之中 , 最终做到了“心里有底”和“有根有据” 。
我觉得片中有好几场戏 , 都堪称经典 。 一场就是那场著名的“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 刘江在演绎这段台词时 , 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积累 , 在语气上进行了二度创作 , 再加上恰当的动作语言 , 使人物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

还有一场便是胡汉三在逃跑途中 , 被潘冬子发现 , 两人展开搏斗 , 最终冬子因为人小体弱不敌肥胖的胡汉三 , 被胡汉三打晕 , 然后让胡汉三再次逃之夭夭 。
刘江在这场戏中的表现 , 从眼神到动作 , 都有些微的夸张 , 但却表现出了胡汉三在穷途末路时的灵敏狡诈、惊慌失措和狗急跳墙 , 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的记忆点 。

还有一场便是胡汉三与假扮郭振山的潘冬子在米店吃饭时的对峙 。 刘江的这段表现是富有层次的 , 他先是一愣 , 觉得眼前这个孩子似曾相识 , 但不敢肯定 。 直到有人问他手上的牙印 , 胡汉三咬牙切齿地说是狼崽子咬的 , 边说边将凶狠的目光望向了潘冬子 。 他这时的眼神其实是试探的 , 但也希望得到潘冬子的回应 。 可是潘冬子却镇定自若 , 于是他又将目光收了回来 。

刘江觉得这样的处理 , 更加真实 , 也更加生动 。 他说 , 只有你的表演更生动 , 观众才爱看 。 观众爱看 , 才能记得住你的角色 。
显然刘江所塑造的胡汉三取得了他想要的效果 。
但如果我们单从表演的角度来说 , 刘江所塑造的胡汉三 , 多少都带有“脸谱化”的痕迹 。 喜欢瞪眼 , 很多地方的表情还很“卡通” 。 比如面对被红军砍断的“还乡团”牌匾时 , 他就通过极度夸张的神情 , 来体现人物的“气急败坏” 。

这当然与当时的创作环境有很大关系 , 因为要“三突出”嘛 。 正面人物与反派形象都要一目了然 。 另外也与这部《闪闪的红星》是专门拍给儿童看的有关 。 “坏人”要演出肉眼可见的“坏”来才算成功 。 于是刘江在眼神的设计上 , 在形体动作的体现上 , 都突出了这个角色的“阴毒” 。 但细腻的、个性化的东西却少了很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