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张学友是四大天王之首,当年比beyond火很多,谭咏麟都得让道( 二 )


谁不想出头 , 有名有利的 , 出名后各种事业经济相继都有了 , 挤破脑袋也得上 , 但苦于找不到机会 , 找不到突破口 , 毕竟竞争也是激烈的 。

找不到机会就拿最有影响力的开始扯 , 找遍一圈 , 还数张学友 , 因为说其他人怕引不起轩然大波 , 这也间接地证明张学友更优秀 , 是标杆人物 , 拿标杆来说事 , 也更容易出名堂 。
有些人好像真的很专业 , 不光指出张学友唱法过时、唱功质疑外 , 还说他纯粹是唱歌技巧好 。 呵呵 , 这还是自诩唱歌高手的人说的话吗?
何谓唱功 , 一个有些抽象又有些模糊的称谓和叫法 , 就算这个叫法合理 , 难道唱歌技巧不是唱功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 那什么才是?很多人能把唱歌的各种技巧学好、发挥得好 , 加上自己的特色 , 就已经了不起了 。

如果高音和低音真的唱得那么好 , 你可以去和专业高音歌唱家和中低音歌唱家去比比 , 显然他们比不了这些歌唱家 , 而那些歌唱家名气和热度似乎也不大 , 作品也不多 , 不是好的突破口 。
流行音乐 , 何谓流行 , 不就是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才叫流行 , 你扯着个嗓子去飚一些莫名其妙的高音 , 深怕别人说你高音弱 , 有这个功夫 , 可以改变路线 , 向歌唱家看齐 , 却在通俗流行歌上耗着 , 不但没弄出成绩 , 反而弄的流行歌曲变得不叫流行歌曲 , 叫“四不像” 。
“四不像”注定很难立足 , 难立足又不醒悟 , 就慢慢学会了扯事和攀比 , 这也就造就了乐坛大环境不是很好的原因之一 。

还有人说某某新生代比张学友优秀 , 其实乐坛是渴望新生代能优秀、能代替、能接班、能超越别人的 。
问题就在于 , 别说你没有比张学友优秀 , 他的影响力也许都没几个人可以复制 , 即使真的优秀了 , 也真的不需要骄傲 , 难道后辈不该优秀 , 不该超越么 , 毕竟后来者居上嘛 。

一代要比一代强 , 百花齐放如此好的年代 , 网络普及和发达、以及电视各种平台都开放给你了 , 观众也有更多的途径看到你的表演 , 比过去好了不止多少倍 , 机会是大于过去的 。
如今家家有电视、人人有手机、个个有网络 , 不怕没人认识的条件下 , 自媒体一夜之间 , 无人认识的平民都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 何况你有音乐才华 。
这么一对比 , 比过去那个年代让观众知道你容易多少倍 , 机会就摆在你面前 , 条件也比过去更加好 , 你倒是强大一下让观众和听众品品嘛 。

但是有些人却并没有通过努力使自身强大 , 还说出了什么过去的明星靠包装、港台音乐领先流行占据先机等诸多理由 。 这纯粹是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 难道过去靠包装就不需要实力吗?
就拿香港来说 , 过去没背景的歌手想出名的平台也不多 , 全得有实力通过竞赛才有可能踏进门 , 甚至踏进门十年八年都是凉的 , 过去的知名歌手和影视明星何其多 , 你不足够有本事有特色 , 很容易被埋没 。
喜剧之王周星驰不就曾经埋没多年 , 零瑕疵唱功的李克勤不就一直被挤在天王边缘 , 其他这种例子难道还少吗 。
也就是说 , 优秀者在当时一样难出头 , 你必须天时地利加人和外 , 永远怀有上进努力之心 , 懂得坚持 , 才有可能有立足之地 。

不说香港包不包装 , 也不说如今时代内地资源一样众多 , 就是以前80年代末到90年代 , 内地歌坛也是百花齐放 , 也照样出现了很多优秀歌者和明星 , 如果有人说那个年代落后 , 出名的人相对少 , 那就大错特错 , 就当这种说法成立 , 正因为这样 , 你有才华 , 才更容易一炮而红 。
问题是你把握机会没有 , 能力到底达到没有 , 当年内地歌坛确实有众多歌手名声在外 , 罗中旭、解晓东、林依轮、那英、毛阿敏等等多到数不过来 , 哪一点也不比香港流行乐落后 , 并且地大物博 , 地方也更近、机会也更大 。

有人又说张学友运气好 , 这更是荒谬的说法 , 单从他一生进取的精神 , 都是很多艺人学习的榜样 。 说他演唱会场次华人第一 , 场次虽多 , 人多吗?实话告诉你 , 人多而且红火 , 否则难道整个团队亏本去表演 , 如果没人看 , 我怕第二场都办不下去 , 别说二百场了 , 说明市场也更需要他、相信他 。
如果觉得比他强 , 同样的今天和同个城市 , 别到时候同时开演 , 张学友演唱会的人气把你对比的无地自容 , 而他老了 , 你是壮年 , 那才叫打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