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高管巨变!一次大胆的试验( 二 )


其实近些年,不少大公司都在尝试对研究院进行改革,让他们的技术既能顶天,又可立地,顺带体面地把钱赚 。
但如何找准阳春白雪和田间地头之间的平衡点?这即便放在微软、IBM等有着几十年研究院管理经验的公司身上,仍是个跨世纪难题 。
过于阳春白雪,无异于企业自建一所大学,投入只进不出,有背商业规律 。
过于田间地头,浓郁的烟火气自然无法吸引最顶尖的技术人才 。
管理模式和技术架构体系如出一辙,永远无法一劳永逸地一次性设计出来 。而是通过不断的试验和打磨压测,去无限逼近阳春白雪和田间地头的平衡点 。
达摩院去年在管理模式上的调整,无疑是一次大胆的打磨压测,磨着石头进入前人还未趟过的河 。
尽管在业绩压力下,达摩院所研发的产品质量层次不齐,部分阿里云销售线对此颇有怨气 。但这是逼近最佳平衡点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
面对问题,总是要好过逃避问题 。纠正错误,同样要好过不承认错误 。
事实上,达摩院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和打磨压测后,今年开始有所调整,实验室不再背营收KPI,朝着平衡点迈进 。
3、华先胜其人
此次人事变动,在科学家圈内讨论最多的无疑是华先胜其人 。
企业高管招聘市场有一条不成文的共识,即兼具「技术花瓶」与「业务经济适用男」属性的科学家,是高招市场最受欢迎的一类人 。
如果一位Fellow级科学家,其发明的技术,在学术界和工业界有着极为广泛的引用和应用,同时在企业期间,其技术能经得住大规模工程化的考验,个人兼备出色的产品能力,足以让其站在高招的制高点 。
如张氏标定法发明人张正友、ResNet作者之一孙剑 。
同样满足上述条件的华先胜与张正友、孙剑等人,是国内薪酬最高的AI专家群体,为其他IEEE Fellow级科学家的2-3倍 。
在后王坚时代,几乎能与城市大脑四个字画上等号的华先胜,其研究成就在此不赘述 。华先胜时代的城市大脑更是实现多个城市落地 。
再往前,2015年华先胜团队负责电商图片搜索技术的优化,以图搜商品功能,其承受住了双十一期间亿量级的工程考验,成为了现象级产品 。
华先胜,不仅发挥了一个科学家应有的人才号召力,也带来产品上的创新,满足了技术落地的工程需求甚至实现盈利 。
回想起来,华先胜在达摩院期间,曾于18、19连续2年参加雷峰网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这一阶段,也是城市大脑的黄金时期,大规模的视觉应用从交通、公安领域,不断迁移下沉至工业、医疗等领域,走向商业化 。
城市大脑在获得各行客户认可后,华先胜也感慨地填写了一首《如梦令》:路远又风高、何惧千山当道 。
【阿里巴巴|阿里高管巨变!一次大胆的试验】外界对科学家离任的解读,往往带有几分偏见 。
他们不过是为企业、为自身完成了阶段性使命,是时候去往人生下一段路途,寻找一个新的答案 。
不断寻找新答案,也正是科学精神所在 。
阿里巴巴|阿里高管巨变!一次大胆的试验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