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中袁绍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原因( 三 )


《为袁绍檄豫州》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自出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 。
【官渡之战中袁绍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原因】按照陈琳所写檄文的记载,曹操所部很多将士都是出自幽冀两州,那么口音完全不是问题,这也帮了曹操一个大忙,不然的话,没准曹操还没到乌巢就已经暴露了,而且既然曹操在奇袭的路上,遇到了很多支袁军部队,也不能说在乌巢附近的防守实力薄弱,只能说袁绍没想到 。
第五个决策,是有关持久战略袁绍的抉择 。
《三国志.袁绍传》沮授又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 。宜徐持久,旷以日月 。」绍不从 。
袁绍军兵力强盛,粮草充足,只要拖,曹操就会被拖垮,也就是打消耗战,袁绍不同意吗?其实就官渡之战的过程而言,袁绍是执行了持久消耗战的啊,最后曹操不是都缺粮了吗?
而且要知道,袁绍是在四月开始和曹操对峙的,但是发动全面进攻是在八月份,战事结束的时候是在十一月份,也就是说袁绍一开始就和曹操耗了4个月,之后建立营寨对峙了3个月,前后7个月的时间,对于古代的后勤补给能力来说,这就是持久消耗战了,而且又是出于动乱时期,谁的家底都不厚啊,沮授的建议是别打,就耗着,而袁绍则是消耗中打,毕竟袁军兵力占优,一动不动,坚守不出,也是太过谨慎了吧 。
再者,袁绍的家底也没那么厚 。
《献帝传》绍将南师,沮授、田丰谏曰: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 。
《晋书.食货志》魏武之初,九州云扰,攻城掠地,保此怀民,军旅之资,权时调给 。于时袁绍军人皆资椹枣,袁术战士取给蠃蒲 。
当时袁绍粮草也应该只是相对充足,也不是说能够靠打消耗,就能把曹操耗死的 。
第六个决策,也是最关键的,决战时期袁绍的抉择,也就是乌巢被攻的消息传达袁绍大营后,很多人认为,袁绍是放弃救援乌巢,而重兵攻打曹操大本营,导致最终的失败 。
《三国志.张郃传》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 。郃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 。」郭图曰:「郃计非也 。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 。」
张郃说就乌巢,郭图说打曹操大本营,袁绍的抉择呢?他是两者兼顾,“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袁绍错了吗?就结果而言肯定是错了,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不能说错,本来乌巢距离袁绍营寨就有40里,三国时期一里是400多米,想要救援乌巢只能派遣骑兵部队去,不然步兵跑过去也是疲惫之师了,面对曹操的骑兵部队,未必会占据主动,而以面派部队去救援乌巢,一面攻打曹操大本营的确是不错的决策,不能以结果而去否定决策的错误 。
袁绍的战败出去乌巢粮草被毁这一关键因素外,张郃的投降也是很为致命的 。
《三国志.袁绍传》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 。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 。
《三国志.武帝纪》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 。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 。馀众伪降,尽坑之 。
《三国志.张郃传》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 。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郃惧,乃归太祖 。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到底是张郃先投降袁绍军后溃败,还是袁绍军先溃败,张郃才投降的,记载中只有《三国志.张郃传》给张郃留了面子,说是袁绍军先溃败,张郃才被迫投降的,但是其他记载都是相反的 。后来的《檄吴将校部曲文》也是记载,官渡之役,则张郃、高奂,举事立功 。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张郃是先投降,袁绍所部才溃败的,这个也很好理解,当时已经是生死之战了,袁绍给张郃的兵力应该会超过自己能够调动部队的一半,而且还是精锐部队,结果张郃带着部下投降了,那袁绍还打什么啊,主力部队投降,粮草还被烧了,在官渡袁绍已经没有了选择,只能在混乱中溜了 。
总的来看,袁绍在官渡之战时期,他的决策虽说并不完全是高明的,但是绝对不是昏招,他也不是拒绝了属下正确的建议,最后失败,只能说天命在曹操那里,运气也在曹操那里,加上对于战场之上抓时机的能力,袁绍比不上曹操,各种原因汇集在一起,让袁绍尝到了意想不到的失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