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龟头炎图片 引用男性


4种龟头炎图片 引用男性

文章插图
引自男性(4种龟头炎的图片)
pixabay.com
颜倩
科学界是社会的一部分,对女性的歧视一直存在 。歧视或偏见似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它阻碍了女性的学术发展 。
作者|严敬
编辑|王义桅
近年来,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和性别不平等相关研究的增多,科学界的性别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不仅女性从事科研的比例持续偏低,而且这种性别不平等就像一只章鱼的触角,覆盖了学术领域从工资、基金、合作信用、教学评估到就业和晋升的方方面面[1] 。
2020年6月19日,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6万多篇神经科学论文,发现被引用参考文献的性别包含了更多男性作者的文章,超过了数据库预测的被引用作者性别比例 。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男性的引用习惯造成的,而且这种不平衡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2] 。
这项研究指出,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天文学[3]、国际关系[4]和政治学[5],研究发现女性主导的研究被严重低估 。学者M. W. Rossiter曾指出,科学界存在“马蒂尔达效应”,即女性研究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而男性的贡献被认为更重要,人们更愿意给男性更高的评价 。那么,在发表的文章中,这种影响力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引用和声誉的不平等 。
在某些情况下,引用者知道他们引用的作者的性别,然后偏见是明显的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点,仅仅通过猜测引文作者的性别就隐藏了偏见 。无论性别是已知的还是推断的,偏见都可能在引用文章时发挥作用 。
本研究从引文数据统计网站Web of Science (WoS)的数据库中提取了1995年至2018年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神经病学》、《脑》、《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杂志》等5种顶级神经科学期刊上的61416篇研究论文或会议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
假设文章中引用的作者姓名对应的性别未知,研究人员通过两个与性别相关的姓名概率公共数据库——社会保障管理局(SSA)的婴儿姓名数据集和包含约80万个姓名的付费数据库Gender API,指定了作者的性别 。当作者姓名被识别为女/男的概率≥0.70时,引用作者将被定义为女/男 。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有效地捕捉到了引用行为中的性别偏见,并将其量化 。
女帖已经占了半边天了 。
首先,研究者统计分析了男性和女性文章的比例,发现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文章和女性占主导地位的文章数量已经趋于平衡 。
在所有样本中,从1995年到2018年,以女性为第一作者(该科研成果的主要贡献者)或最后作者(通常是通讯作者,即该成果的负责人和受益者)的文章比例每年增长约0.60% 。每个期刊的增长率都不一样 。整体来看,在这五种期刊中,以女性为第一作者或最后作者的文章占所有文章的总比例从1995年的36%上升到2018年的50%(图1) 。

图1 1995-2018年顶级神经科学期刊作者性别趋势(来源,参考文献[2])(文章比例显示男性为第一作者和最后作者(紫色),女性为第一作者,男性为最后作者(绿色),男性为第一作者,女性为最后作者(灰色),女性为第一作者和最后作者()MM,男性为第一作者和最后作者;WM,女为第一作者,男为最后作者;MW,男为第一作者,女为最后作者;WW,女的是第一作者,女的是最后作者 。)
与整体性别比例相比,引文性别比例不平衡 。
既然男女发表的文章总数相等,那么这些文章中引用作者的性别比例是多少?研究人员发现,与整体作者比例相比,引用作者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男性主导的文章远远多于女性主导的文章 。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量化了神经科学文章中的引用行为,并具体研究了2009年至2018年间发表的31418篇论文中的303886次引用 。然后,他们分别计算了第一作者和最后作者、男性、女性、男性、女性和女性四个类别的论文被引用数,并将每个类别的引用数与从论文数据库中随机选取参考文献时的预期引用数进行比较 。在这30多万次引用中,不同性别作者的引用比例如下:

图2在随机抽样模型下,比较不同性别组的作者百分比与其预期比例,过度引用和不足引用的百分比(来源,参考文献[2]) 。
考虑到文章的相关特征,引用还是不平衡的 。
接下来,在考虑论文的相关特征后,研究者发现以男性为主的文章仍然被过度引用,而以女性为主的文章被引用太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