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
文章插图
毛泽东的经典思想,总结起来叫“两论起家”,“两论”就是实践论和矛盾论 。
《实践论》毛泽东写于1937年7月,主要是论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和行的关系 。
1937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重建革命根据地的任务很艰巨,加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已经开始了侵略战争 。内忧外患之际,党内还存在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不去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革命工作 。
“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面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 。
毛泽东为纠正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写了这篇文章 。
【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文章大体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讲认识问题,第二个部分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问题 。
1.“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
这句话讲得非常透彻,是不是真理不是看是由谁说的,而是要经过社会的实践去检验的 。所以,后来伟大的总设计师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那么,如何才能有“真理”这样的东西呢?原来,“真理”开始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是我们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修正才形成的 。
这个最开始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 。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主观认识,而不是别的认识,更谈不上客观认识(理性认识) 。
因为,这是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
毛泽东在文章中提出了“概念”和“感觉”的名词,并指出感觉就是感性的认识,而概念“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 。”
2.“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是重要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阶段 。”
对事物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就要综合这些感性认识的片段,有可能会产生概念,紧接着产生判断,甚至开始了推理,这样就进入到了理性认识的阶段 。
我自己的体会是:从感知的现象到抓住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而形成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就是从表面的认识到深层次认识的过程 。
比如,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靠谱的,就不能只听他在说些什么,而是要让他承担几项具体的任务,分析任务的完成过程和结果,去综合地讨论和判断这个人是否靠谱 。
还比如,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相亲的时候拿不准对方到底是什么情况?
因为,只是看外表、看颜值、看收入是难以了解清楚的,需要通过不断地交谈以确定对方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念,通过具体的约会——千万不要只是局限于吃饭、看电影,这样简单的项目是很难了解一个人的 。
不妨多有些户外的活动、集体的活动,这样才能全方位地去了解相亲对象,也会让你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你们彼此是否真正精神契合、灵魂匹配、身体相适合 。
另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比较累的 。因为这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将所有因素统起来再分析的过程,是颇费神思的 。
就像在综合部门工作的人总是比较辛苦的,因为综合部门的岗位就决定着你要把所有的信息汇总起来,再进行分析加工,费时费力肯定不言而喻 。
所以,为什么人们常常因为感性认识而做了错误的决定,是因为理性认识并不与生俱来 。就像很多人面对工作生活、面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总是喜欢说一句”我懒得去想“,但往往这种懒得去想的人,工作生活甚至人生路上的问题麻烦就要比勤于思考的人多一点 。
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
这话就说得非常妙了,瞬间就明白了上学那会为什么老师总是强调:学习不要死记硬背,要去理解,只有理解了的知识点才真正能记得住的 。
因为,感觉解决的只是现象问题,而理解,才解决本质问题 。所以,想要了解一个人,首先就要去接触它;想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就要去分析研究它 。
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有都离不开实践,这里的接触就是实践,分析研究也是实践 。
关于理论产生于实践的学习认识,准备在下篇文章中向大家汇报 。还有非常有意思的“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是怎么做到的?以及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这真仅仅是孔明聪慧过人的缘故么?
推荐阅读
-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励志故事及感悟小故事大道理_4
- 男人命理八字纯阳会出现婚姻不顺么? 男命八字纯阳
- 心情短语 人生哲理?好心情短语送给自己
- 红薯|《想瘦》:30个实用心理小技巧,让减肥变得更轻松
- 脾虚痰湿的症状及调理
- 脾虚痰湿型肥胖怎么调理
- 理想汽车|同样是“合同工”,辅警与协警有啥区别?过来人:差得不是一点点
- 感恩小故事大道理50字?感恩小故事大道理经典大全集50字
- 富有深意的哲理故事?优美的人生哲理句子,有意境有深度
- 男的身体虚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