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何毒死光绪帝?慈安太后是谁杀死的

晚清的一场密谋:诛杀太监安德海的时候,慈禧太后为什么不救他?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都知道,太监安德海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后,恃宠而骄,再也按捺不住他那颗蠢蠢欲动的心 。在朝中颐指气使,还真把自己当个角儿,好像不弄出点大动静来就不作死 。
结果,他年纪轻轻就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
据记载,安德海在其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进宫当了太监 。由于他聪明机灵,又有眼色,很快就得到了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宠幸 。咸丰驾崩不久,在慈禧为夺得权势而实行的辛酉政变中安德海更是立下大功,之后,被升为总管太监,成为了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

慈禧为何毒死光绪帝?慈安太后是谁杀死的

文章插图
至此,安德海整日里趾高气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就连小皇帝载淳,他也是不屑一顾,还经常挑拨小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母子关系 。那一副嚣张样,让小皇帝载淳恨得是牙直痒痒,连朝中大臣也都对他心生嫉恨,忍无可忍 。正所谓,一朝得志,忘乎所以 。
仗着有慈禧太后撑腰,安德海非常不安分,总想要搞出点名堂来 。同治八年,在宫中待的不爽,还想去宫外威风炫耀,顺便再敛些外财的安德海再也耐不住了 。他借口要为同治皇帝准备结婚大典,便三番五次向慈禧太后请求出宫,去江南置办龙袍和结婚物品 。
慈禧太后禁不住安德海的花言巧语,也就口头应允了 。在得到慈禧太后的同意后,安德海不再理会清朝不允许太监随便出宫的制度,带着他的家属和仆役前呼后拥地出了宫 。
基于明朝太监祸乱朝政后果严重,清朝为了不重蹈覆辙对太监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太监干预朝政 。
顺治帝时,有明文规定:“没有经过派遣,太监不得擅自出京;除自己本职工作外,不得干涉朝中任何事情;不得与外人交接;不得与外官交接;不得让弟侄亲戚暗地里交接;不得假借弟侄的名义置办田产,把控官府,祸害百姓 。”后来,还规定:“太监级别在四品以下,除非是奉命差遣,否则,一律不准私自出京,违反者处以死刑 。”
当时,安德海只是一个六品蓝翎太监,但是,却无视大清祖制 。在没有通知任何地方官员的情况下,擅自离京,此举终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安德海一路打着钦差的旗号,但是,却没有携带一纸公文 。而且,在途中他还大张声势,尽显无限风光,在经过山东德州地区时,知州赵新感到很是纳闷,既然是钦差过境,那么,自己怎么没有得到任何谕旨 。
按理,清朝大臣被派遣出京时,都会外发公文,沿途官员都要按礼接待 。还有安德海所带仆役买东西,也未出示“传牌勘合”,即奉命出京的随从人员,都有签发的身份证件 。凭借着证件沿途买东西不用花钱,由地方官府免费供应 。所有这些,在安德海一行人中,全都看不到 。
慈禧为何毒死光绪帝?慈安太后是谁杀死的

文章插图
于是,赵新便赶紧将此事,向巡抚丁宝桢上报 。
巡抚丁宝桢一向刚正清廉不趋炎附势,早闻安德海其人,并且,对他的嚣张骄横一直心怀不满 。
在得到知州赵新的报告后,他立马拟写密折痛述了安德海的种种不法行为,并且,申诉了自己为官一方,不能玩忽职守,要秉公执法的理由:
第一,清朝二百多年来,从不允许太监与外人交接,而且,也不曾有派遣太监出京的情况 。
第二,龙袍这么重要的锦衣绸缎,定会谨慎织造,根本不需要太监远出选购,浪费资金 。再说,皇太后与皇上,一向崇尚节俭,按理不会让太监出京置办,就是有这等事,最起码也要有谕旨和公文 。
第三,太监出行来回也应该有传牌勘合,绝不能任其肆意消费游玩 。
第四,龙凤旗帜为御用禁物,安德海却明目张胆地在船上挂着龙凤旗出京远游,身为太监,明知礼制,故意冒犯 。
第五,就算是出差,还带着女眷,这成何体统 。
密折加急送到皇帝载淳手上,载淳立马召集恭亲王和军机大臣们进行商议 。大家心照不宣,决定将安德海就地处决,并下谕旨:“有安姓太监擅自出京远游,有诸多违法行径,若不从严惩处,何以推崇祖制,命丁宝桢将安太监迅速缉拿归案,令随从人员指证确实,不需审讯,立即就地正法 。”
丁宝桢接到谕旨,在济南立刻把安德海押赴刑场,一刀斩杀 。
安德海从被抓到正法,仅仅用了短短的五天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