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十大名胜古迹 福州华林寺


福州十大名胜古迹 福州华林寺

文章插图
福州华林寺(福州十大名胜)
“庙倚平山,信棍藜麦” 。明代作家曹学佺这首诗中的“寺”是华林寺 。在华林路郁郁葱葱的绿树下,华林寺庄严地矗立着 。相比于享誉中外的鼓山涌泉寺、西禅寺,华林寺显得有些“低调”,但它的正殿却是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如山西平顺的大云寺大殿、平遥镇的郭汜殿等 。经过其后人的多次修缮,仍保持着北宋初期的法式特色 。从时代来说,堪称全国第七,江南第一 。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林思庙只剩下正殿,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
发现文件
林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二年(964年),吴越王钱政权分裂,为祈求边疆平安而建福州知府,原名“月山吉祥禅寺” 。明九年(1444年)赐匾“华林寺” 。宋代著名官员李刚、张军曾在此居住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林寺 。(市博物馆华林寺保护管理办公室供图)
【福州十大名胜古迹 福州华林寺】追溯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讲述人:福州博物馆华林寺保护管理所所长陈开民
“华林”一词来自弥勒佛的说法,他在华林花园的龙华树下行走,举行了三次法会,一生都在上、中、下根度过 。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
清嘉庆二十三年至道光九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 。除了大雄宝殿、天王殿和山门外,还增加了准历楼、文昌阁、火神庙、金佛殿和大石阁 。林则徐为重建华林寺题词 。
说到华林寺,必须突出其建筑特色,因为华林寺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林思的正殿在平面上接近正方形,有三个宽室,四个深室,八个深椽,一个屋檐和九个山脊 。共有檐柱14根,内柱4根,宽15.84米,深14.7米 。台露面积495.6平方米,单檐歇山,桶板布瓦顶 。正殿为提梁框架,内柱高出檐柱2.62m,是为了适应内槽佛像的高度 。
林思殿虽然只是一座三开间的佛教建筑,但中间的看护室宽度却达到了6.5米,超过了山西的七开间北高僧殿和苏州的三清殿 。宋元时期,南宫加大了心的尺度,目的是增加和扩大供奉佛的空室 。宋以后,南殿的心室规模普遍增大,甚至超过了唐宋时期北殿的心室 。林思是具有这种特征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
林思大厅的四个屋檐和内柱头上都覆盖着由巨大材料制成的斗拱 。三开间所用的“料”与九开间所用的“料”相等,大于宋代《建筑法式》中规定的一等料 。早期的建筑特征非常显著,这也是当代少有的断面比例 。正殿高度为0.45米,为全国之最 。大殿里有18根木柱 。柱子上面,都是斗拱支撑,没有一个钉子 。它表现出构件简单庞大、做法特殊、结构严谨简洁的特点 。空房间的设计、造型、工艺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构件,它在建筑的柱子和屋顶之间形成过渡,使其能够支撑上部大规模挑出来的屋檐,达到功能和美观的和谐统一 。在我国历史上,只有大型宗教或宫殿建筑才配备斗拱,而普通住宅是不允许使用的 。林思音乐厅的梁架中使用了大量的斗拱 。斗拱总高度为檐高的3/4,尺寸较大 。驼峰比蜀柱用得多 。拱梁架一体,结构简洁严谨,但气势古朴浑厚 。
林思厅框架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使该厅经受了千百年风雨的考验,至今保存完好 。林思厅的大柱子都是梭形柱子,上下卷起来,也就是柱子略呈梭形,上下直径小,中间直径大 。梭形的柱子上装饰着胖胖的月亮梁,截面呈圆形,与北方的方形截面完全不同 。这种木柱样式在南北朝时很流行,但隋唐以后就很少见了 。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风格,使华林寺在唐宋木结构建筑中独树一帜 。
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这种纺锤形的柱形是有人喜欢的,但隋朝以后就越来越少了 。五代梭形柱的实际应用主要在南方,福建松沟建筑使用的梭形柱非常普遍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的形状也由粗变细 。以华林寺平柱的高度和0.6米的柱底直径计算,柱的直径与高度之比为1∶7.61,粗壮而古朴 。正殿的早期建筑特色非常显著 。梭形柱沿袭了古代的制度,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特色 。其特征在于梭形柱柱头上方有一个巨大的胸斗,胸斗底部做成碟形 。林思音乐厅是这一系列特色的活化石,使建筑的视觉效果更加简洁优雅 。
林思厅在结构和艺术处理上具有显著的福建地方特色,如上下滚粗纺锤柱、圆形断面的月亮梁、云峰、巨斗、叠斗、拱插斗、双枭双混凸面曲线、梯上雕刻群、罗汉、辽檐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