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游览的诗句?浏览庐山的诗句( 三 )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
“挂”字化动为静 , 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 , 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 , 山间白练悬挂 , 山下激流奔腾 , 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 , 喷涌飞泻 。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 , 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 , 写山的高峻 。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 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 , 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
一个“疑” , 用得空灵活泼 , 若真若幻 , 引人遐想 , 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 , 构思奇特 , 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 , 说“帝遣银河一脉垂 , 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 , 字太白 ,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
望 石 门 鲍照 访世失隐沦 ,  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 ,  升峤远栖趾 。
高峰插半天 ,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  潭壑洞江汜 。
崭绝类虎牙 ,  漓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  韬树必千纪 。
鸡鸣清涧中 ,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 空开 ,  霞石触峰起 。
回互非一形 ,  参差悉相似 。倾听风管宾 ,  缅望钓龙子 。
松桂盈膝前 ,  如何秽城市 。·〔鲍照简介〕 鲍照 , 字明远 , 东海(今江苏灌云县)人 , 生于晋义熙十年(414) 。
由于出身微贱 , 而又生活在东晋末年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 , 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 , 只做过几任小官 。逝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466) 。
【庐山 游览的诗句?浏览庐山的诗句】钟嵘在《诗品》中说:“嗟其才秀人微 , 故取湮当代 。”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 , 其诗风雄健奔放 , 对后代诗人特别是李白有很大影响 。
他于宋文帝十六年(439)到江州任职时 , 曾游庐山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  弥远不能辍 。
但欲淹昏旦 ,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  平途俄已绝 。
峦垅有合沓 ,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  冬夏共霜雪 。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 ,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 , 后移籍会稽 , 谢玄之孙 , 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 。晋孝武帝时袭封康乐公 。
刘裕代晋 , 起为散骑常侍 。少帝时 , 出为永嘉太守 。
元嘉八年(431) , 宋文帝让他出任临川内史 。不久 , 被人以叛逆罪弹劾 , 流徙广州 。
元嘉十年(433)被杀于广州 , 时年49岁 。他好为山泽之游 , 尝与宾客自始宁南山 , 伐木开径 , 直到临海 , 从者数百人 。
他的山水诗能再现大自然之美 , 语言富有色泽和光彩 , 是我国山水诗的开创人 , 曾在义熙七、八年(411-412)两次到庐山游览 , 与慧远友善 。·〔题释〕 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 。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 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 , 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 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 , 并借景说理 , 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 如果主观片面 , 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实写游山所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