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罗氏新药研发两连败:几百亿打水漂

这几天罗氏临床试验失败的消息成了医药行业关注的热门 。
当地时间5月10日 , 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公布了三期临床试验“Skyscraper-01”的中期结果——评估发现Tiragolumab 加Tecentriq(阿替利珠单抗 , 也称“T药”) , 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试验未达到其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共同主要终点 。
另一个共同主要终点总生存期(OS)分析还不成熟 , 还需要完成下一阶段才能完成分析 。
这也意味着 , 这项关于TIGIT免疫疗法联合PD-L1一线治疗非小细胞治疗的试验阶段性失败了 。
而就在2个月前 , 该疗法针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三期试验刚刚宣告失败——三期试验未能达到PFS共同主要终点;中期分析中 , 也没有达到OS的共同主要终点 , 而且该公司认为最终分析结果也不太可能达到统计学意义 。
过去几十年里 , 基因泰克是很多新药创业公司的奋斗目标 , 不仅创造了财富神话 , 也开创了一个属于生物科技的时代;罗氏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总额超过百亿美金 , 已经连续三年全球排名第一 。
他们的强强联合几乎就是全球新药研发的“天花板” , 而且新疗法此前的试验表现也都堪称惊艳 。
这样的结果令很多人大感意外 , 罗氏股价当天就跌了7.87% 。
“现在临床三期失败的概率在40%左右 。”南京应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维义博士告诉虎嗅 , 在肿瘤领域失败的概率还更高 , 达到了52%以上 。
也就是说 , 创新药研发中 , 一款新药在经历了临床前各种研究 , 临床一二三期安全有效性试验后 , 在最后关头“功败垂成”的情况并不常见 , 但是本来也不足为奇 。
不过 , 值得注意的是 , 三期临床失败率有升高的趋势 。Informa数据库旗下的BMT和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物技术行业组织之一BIO的一项研究表明 , 在2004年至2014年 , 三期临床试验失败率总体只有33%左右 。其中 , 2013年非肿瘤药物三期临床失败率29% , 肿瘤药为48% 。
从各公司公布的资料看 , 近年来在三期试验“翻车”的案例也确实越来越多 , 其中不乏跨国巨头 。可以看到 , 仅2022年以来 , 除了罗氏连续两次失利 , 诺华、辉瑞等多个跨国巨头也都栽了跟头 。
在其背后 , 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创新药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意外”的失败
根据基因泰克官网公开信息 , Skyscraper-01是一项全球三期、随机双盲研究 , 有534名一线PD-L1高表达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参与 。
参与者分成两组 , 按照1:1的比例随机接受  Tiragolumab + Tecentriq 或安慰剂+ Tecentriq 。根据试验设计 , 两组患者会一直接受治疗 , 直到疾病出现进展、丧失临床益处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共同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 。
按照全球临床试验注册网站的登记信息 , 这项试验预计在2022年8月25日完成 , 最长用时59个月 。按照企业公开信息 , 研究还将继续 , 最终结果将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
好消息是 , 该疗法在两个共同主要终点中 , 都观察到了数值改善 。数据表明 , 患者对新疗法耐受性良好 , 在T药基础上添加 Tiragolumab并没有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也就是说 , 这一疗法的安全性还是好的 。
Tiragolumab和Tecentriq都是肿瘤免疫疗法的重要产品 。
其中 , Tecentriq是炙手可热的PD-L1抑制剂 , 又称为T药 , 为检查点抑制剂 , 单独用于肺癌治疗的适应症已经获批 。
Tiragolumab是后起之秀 , 可以选择性地与TIGIT靶点结合 , 是一种新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此前FDA已经根据二期试验数据授予其突破性治疗指定 , 用于PD-L1高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初始治疗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原理简单说 , 就是“踢开”免疫抑制 , 恢复免疫反应 。
这类药品中最成功的典范 , 就是PD-1/PD-L1 , 其中默沙东的Keytruda(也称“K药”) , 2021年全球销售额超过了171亿美元 , 2022年第一季度更是以48.09亿美元 , 超过了“药王”修美乐 。TIGIT则被业界视为PD-1/PD-L1之后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