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农村电影要这样拍,怎会没人看?80年代十部农村片,部部是经典,成了标杆( 四 )


还有李玲君、高淬、吴云芳几位女演员 , 也将各种的角色扮演得活灵活现 。 尤其是在刘家喝喜茶时 , 你来我往的那场戏 , 简直就跟生活中一模一样 。

同时 , 很多观众还因为这部电影记住了陈鸿梅 。 她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小兰 , 表演很是自然生动 , 没有漂亮女演员大多都很矫揉造作的习惯和毛病 。 总之 , 影片的总体风格就是朴实、自然 , 给人的感觉 , 耳目一新 。
五、《咱们的牛百岁》 , 上映于1983年 , 上影厂出品 , 豆瓣评分7.6又一部上影厂的作品 。 不得不说 , 在80年代 , 上影厂制作的优秀农村题材的电影 , 实在是太多了 。

导演依然是赵焕章 。 他显然是拍摄农村题材的大咖 , 我觉得在这方面 , 连谢晋也比不了 , 更别说张艺谋、陈凯歌等后辈了 。 跟之前拍过的《喜盈门》相比 , 这部《咱们的牛百岁》 , 镜头运用更为成熟 , 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活 。 演员们的表演 , 还是一如既往地贴近生活 , 极具烟火气 。

这部电影的原作者袁学强也是从小就生活在农村 , 对身边发生的事很熟悉 , 写出来的东西也都有根据 。 导演赵焕章因为拍摄了《喜盈门》 , 所以积累了创作农村题材电影的经验 , 并将其运用到了《咱们的牛百岁》中 , 再次获得成功 。
直到现在 , 影片中的许多细节都令我们记忆犹新 。 如懒汉田福砸锅、菊花和秋霜对骂、还有牛百岁劝说天胜时的苦口婆心等 , 都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一样 。

这部电影上映后 , 同样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 那么它好在哪儿?
首先影片的风格充满乡土气息 , 浓郁的乡村风扑面 。 而来不像现在的影视剧 , 大多脱离现实生活太远 。 其次人物形象性格鲜明 , 虽然是群戏 , 但每个角色都有记忆点 , 能让观众迅速牢记 。 另外演员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 。 王馥荔、陈裕德和丁一 , 在里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

只是现在 , 像这么朴实细腻又生动鲜活的农村电影 , 哪里还看得到哦 。
六、《乡音》 , 上映于1983年 , 珠影厂出品 , 豆瓣评分7.5胡炳榴是另外一位拍摄农村题材影片的大咖 。 可惜他已经去世了 。
胡炳榴从4岁到14岁 , 都是在农村长大的 , 所以他对乡村田园充满感情 。 因此他后来所拍摄的《乡情》、《乡音》和《乡民》等 , 才会那么生动、灵动 , 充满深情 。 观众也都爱看 。

《乡音》是胡炳榴执导的“田园系列”的第二部 , 上映于1983年 。 在这之前 , 他所执导的《乡情》已经获得巨大成功 , 影片获得了一系列大奖 。 然后胡炳榴再接再厉 , 拍摄出了这部《乡音》 。
电影表现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 人物关系也很简单 , 也没有特别强烈的矛盾冲突 , 但为啥观众还是很喜欢?我想 , 原因有二 , 一个是我们感受到了胡炳榴那真诚的态度 , 和对作品投入的真挚情感 。 一个是 , 通过电影 , 让我们对一些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 , 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

这部电影拍得无比细腻 , 温情如水的故事 , 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 , 达到了震撼人心的目的 。 另外演员们的表演也很生动 。 扮演女主角陶春的张伟欣 , 为了让自己在气质上更贴近农妇 , 而专门到农村去生活了一段时间 。 而扮演明汉的陈锐 , 在开拍之前 , 就到油榨坊去体验过生活 。 在实拍时 , 他为了更像农民 , 抓起机油和泥土就往身上抹 。 这样的创作精神 , 在现在的演员队伍 , 已经非常少见了 。

1984年 , 金鸡奖评选 , 该片获得最佳故事影片奖 。 而影片中所流淌的乡村韵味 , 至今都令观众为之陶醉 。
七、《生财有道》 , 上映于1983年 , 北影厂出品 , 豆瓣评分7.9这又是一部谢添执导的作品 。 所谓“大师一出手 , 就知有没有” 。 谢添果然出手不凡 。 60年代他拍出过《锦上添花》 , 70年代拍出过《甜蜜的事业》 , 80年代又拍出了《生财有道》这样的老少皆宜的农村影片 。

其实当时正是众多农村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的时期 , 为何谢添的这部《生财有道》能够脱颖而出?
雅清觉得 , 一、故事很工整 。 用欢喜冤家作为切入点 , 将新思想新观念融入到一个个细小的故事中 , 又有趣又好玩 , 又合情合理 , 让观众不由自主地笑 , 又不知不觉地接受“大道理” , 很巧妙 。 二、谢添的功力 。 他总能将农村的那种家长里短的小事儿 , 拍得生动质朴有趣 。 他用镜头和剪辑的手法营造喜剧效果的手段 , 实在高明 。 三、演员的表演 。 那可真是“锦上添花”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