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飞关羽怎么对待诸葛亮,诸葛亮和关羽张飞的关系

你真的了解关张和诸葛亮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
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先生出山时,关张二人的言行处处展现出他们粗野的一面 。就算大哥多次叮嘱“吾得军师,犹如鱼之得水也”,可这俩人根本没当回事 。
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刘备拦着,恐怕张三弟早就冲进茅庐把那厮绑来了 。哪怕是诸葛亮出仕蜀汉,成了“自己人”,关张仍不大待见诸葛亮 。
那么,导致将相失和的主因,究竟是什么呢?
诸葛亮自有一套处事之道,他不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得罪关张兄弟 。所以,这三人之所以不和睦,全都是因为关张哥俩对诸葛亮有偏见 。
偏见一:摆臭架子
既然是隐士高人,所以摆摆架子实属常情 。
不过,诸葛亮摆的架子大的离谱,以至于触及到了关张原本就不怎么底的底限 。
第一天三兄弟来到茅庐,先生没露面,只是派个童子稍作敷衍 。问他孔明何时归来,也给不出个准确时间 。即使如此,张飞考虑得比较直接:人都不在,那就撤吧 。从这里就能看出,初次见面张飞根本没打算刨根问底,即便他心里清楚诸葛亮这小子就躲在墙里听动静 。
第二次造访时,天降大雪,其实刘备心里清楚,诸葛亮就在院子里,只是想试探他的诚意罢了 。
第三次来到茅庐外,张飞已经开始找绳子了,见到张飞这副模样,刘备气得牙根直痒痒:大哥好不容易找到经世之才,可千万别让你小子破坏了 。
每个人都看出诸葛亮在摆架子,奈何刘备有求于人 。不过,与诸葛亮之间没有利益关系又没什么交情(至少在茅庐时期)的关张,就不会像大哥一样忍耐下来了 。
偏见二:低劳高薪
在关张二人看来,孔明每天只需动动嘴皮子,就能获得比他们更好的待遇 。对于乱世之中的人才来说,“高薪”未必是金钱,主公的优待和重视何尝不是一种高薪?刘备对孔明的优待,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君臣 。

历史上张飞关羽怎么对待诸葛亮,诸葛亮和关羽张飞的关系

文章插图
“却说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 。关张不悦 。”
刘备觉得,诸葛亮就是自己的老师,所以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他完全没问题 。不过,没有学过《师说》的关张两人,觉得这样是大逆不道的 。
这一年诸葛亮这小子才二十八岁,主公刘备已经年过不惑了 。即便抛开年龄不谈,刘备的社会地位也远高过孔明 。刘备是有正式编制的新野县令,而且是正统刘汉之后,当今天子的皇叔,在朝廷还挂着大汉左将军的职务 。
诸葛亮何许人也,读过几年圣贤书的文人?仅此而已(在张飞和关羽的认知里,根本不会意识到徐州名士圈有多大分量) 。
更让二人愤慨的是,结义大哥竟说出“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的话,你们是鱼是水,将二弟和三弟置身何处?
偏见三:大权在握
诸葛亮的权力,其实都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在诸葛亮看来,这是能者多劳,但在关张看来这就像是贪慕权势 。徐庶在蜀军的营帐里虽然有不低的地位,但他平日里只是给刘备出出主意,没主动争取过什么实权 。
诸葛亮第一次参加蜀汉高层会议,就向主公提出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要求:索要象征着管理权的宝剑印信 。这件事放到现在的企业来看,无非是能力不俗的人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所以请求最高权限全权处理 。然而,在三国的企业文化中,尊卑次序是要高于能者居之的 。
而且,在安排作战计划期间,徐庶给出的意见是“使”关张二人如何如何,诸葛亮提出的计划则是“令”关张二人如何如何 。显然,在关张看来徐庶先生无疑更加懂事,他明白自己与刘备之间牢固的关系 。相比之下,诸葛亮这个愣头青却让他们兄弟三人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更加疏远,一个“令”字割断了结义之情,只剩冷冰冰的从属关系,这让他们如何不恼羞成怒?
所以,在听完诸葛亮“大放厥词”之后,脾气暴躁的张飞摔门而去,看似沉着的关羽却以更决绝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且看他的计应也不应,那时却来问他不迟 。”关羽是个比较有小心思的人,他清楚兄长刘备的为人,在战争爆发以前对诸葛亮的任何声讨都是苍白无力的 。唯有结果印证了诸葛亮的失利,才有机会扳倒孔明 。
当然,诸葛亮虽然嚣张至极,但人家有嚣张的资本 。在三国时期的知名谋士中,郭嘉二十七岁那年投入曹操帐下,所以二十八岁的诸葛亮已不算年轻 。在此前的多年里,诸葛亮一直在等待时机,寻找一个值得自己辅佐的治世明君 。在结识刘备之初,诸葛亮没有办法单凭外表做出判断,所以他势必要设下种种考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