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拓跋魏是什么帝( 二 )


此次拓跋焘的震怒 , 引发了一场牢狱大灾 。以太子拓跋晃为首的一众党羽悉数被牵连其中 , 仇尼道盛、任平城被斩首示众 , 大批东宫官员被捕入狱 。太子一支多年来栽培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 失去庇佑的拓跋晃惶惶不可终日、提心吊胆 , 恐受牵连 , 最终因忧虑过度 , 积怨过深而英年早逝 , 时年二十四岁 。在这一场官宦内耗中 , 宗爱再次凭借其阴谋诡计铲除异己 , 放眼整个朝堂 , 几乎已经没有可以与他相抗衡的力量了 。宗爱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权倾朝野 , 这也为他后来秘密谋杀拓跋焘埋下伏笔 。
宗教背景与政治利益的纠葛 , 将拓跋焘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公元445年 , 盖吴起义 , 太武帝拓跋焘率兵镇压 。但在剿灭异己之时 , 拓跋焘在佛门净地 , 竟发现了大量武器 。因而拓跋焘心生嫌隙 , 怀疑佛教徒与叛军勾结 , 密谋造反 , 便想寻求机会重新整顿社会的思想领域 。
但佛教在魏晋时期 , 可以说早已经发展到空前盛世的阶段 。从道武帝开始 , 北魏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推崇佛教 , 并一度用佛教习俗来教化众人 。但随着佛教的深入发展 , 百姓对佛教的信仰已经达到不可抑制的阶段 , 而社会各方势力更是经常利用佛教来扩充党羽、充盈门庭 , 为自己谋权夺利 。这一局面直接导致了社会的僧侣数目日渐庞大 , 各地自愿参军的队伍人数锐减 。长此以往 , 保证社会稳定的军事补给力量来源将得不到保障 , 恐生社会祸端 。
除此之外 , 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宣传的一些理论 , 间接挑战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威 , 这让拓跋焘深感不安 。再加上崔浩在世之前 , 曾多次表达对佛教的厌恶之情 , 让自己对佛教的最后一丝好感消耗殆尽 。在多重考虑之下 , 拓跋焘正式下令在全国开展灭佛运动 。
但是 , 英明一世的拓跋焘却没有想到自己开展的此次灭佛运动 , 将最大的祸端遗留在了身边 , 那便是宗爱 。作为一名对佛教抱有极高信仰的佛教徒 , 宗爱是不能容许拓跋焘如此毁灭佛教的 。再加上 , 自己在设局杀死太子一党之后 , 拓跋焘已经渐渐察觉到真相 , 时常在自己面前流露忏悔之心 。何况晚年的拓跋焘性情大变 , 喜怒无常 , 极嗜杀戮 。说不定哪天他想起已逝的太子来 , 会怪罪到自己身上 , 把自己给杀了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 宗爱决定先发制人 , 在452年谋杀了太武帝拓跋焘 。
真是世事难料啊!统一北方的一代骁勇善战之神拓跋焘既没有马革裹尸 , 也没有战死沙场 , 却死在了自己宠信的无耻宦官宗爱之手 。悲乎!小伙伴们 , 关于拓跋焘晚年死于太监之手的原因 , 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关注并在评论下方留言讨论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