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灵长类动物 人是灵长类动物

刚果共和国的一处动物收容所中,两只倭黑猩猩正在大打出手 。PHOTOGRAPH BY CYRIL RUOSO, MINDEN PICTURES,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海豚这种被认为性格温和的海生哺乳动物,曾出现过杀害幼崽的纪录 。PHOTOGRAPH BY WOLCOTT HENRY
美国国家地理(撰文:Erika Engelhaupt 编译:林品竹):最新研究显示,在灵长类动物的大家族中,人类在自相残杀这方面颇为拿手,但这并不未让我们解套 。
【最早的灵长类动物 人是灵长类动物】新研究显示,人类继承灵长类老祖先的暴力倾向,不禁会产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的感叹,但这种想法似乎对动物不太公正 。
日前于《自然》期刊(Nature)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地球上最早一批人类的暴力倾向,其来有自 。科学家们反覆研究了一些致命的残暴行为,并非不同生物之间,像是天敌和猎物的关系,而是同种之间的互相残杀,像同类相食、杀害幼小或侵略等行为 。
从尖鼠科到灵长类,他们搜罗了上千种哺乳动物共四百万起死亡纪录,调查这些异常行为;更主要的是,他们也整理了人类古代上的杀戮事件
其中一项结论非常明显:致命的暴力行为随着哺乳类动物的进化程度而增加 。所有的哺乳类之中,大约只有0.3%死于同类之手;然而在灵长类动物中,这项数据要高出六倍,约2%左右 。早期的人类自相残杀的机率大约也是2%左右,而旧石器时代人类遗骸中的暴力证据则证明了这个数字 。
中世纪时代则是一阵腥风血雨,人类由于同类暴力相向而死亡的比例达到了12% 。不过到了最近一个世纪,人类变得相对和平,全世界杀人的比率亦降到了1.33% 。而在地球上最平和之地,杀人率低到0.01% 。
西班牙旱地实验站(Arid Zones Experimental Station)的高梅兹(José María Gómez),身为该研究作者之一的他表示,「演化史无法完全展现人类的状况 。人类不断在改变,变化方式也意想不到 。无论我们原来多凶暴或多爱好和平,我们都会透过改变身处环境来调整粗暴等级;只要我们愿意,仍能创造出太平盛世 。」
致命狐猴
最意外的并不是我们有多暴力,而是和其他哺乳类比较后的结果 。
要计算野生动物杀害同类的频率并非易事,但是高梅兹团队成功地将各种哺乳类动物同类自相残杀的比例做出概论:鬣狗被同类杀害的比率大约是8%,黄獴则是10%,有着夸张大眼的可爱狐猴约莫为17% 。
还得考虑到:报告中显示高达60%哺乳类动物尚未出现或是被观察到杀害同类的情况 。在一千两百多种不同种族的蝙蝠中,只有非常少数会自相残杀 。很显然的,穿山甲或豪猪都能和同胞和平相处 。
鲸鱼也被认为是不会自相残杀的生物 。但麻州大学达特茅斯分校的海豚物种学家理查.康纳(Richard Connor)根据海豚杀害幼崽的近期纪录,怀疑鲸豚或许比我们想像中的还要残暴 。「我们也许会看见海豚搏命相斗却不自知 。因为输的那一方通常在外观无恙的情况下游走,实际上却在内出血,直到断气 。」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包德校区的退休教授、动物行为专家马克.贝考夫(Marc Bekoff)表示,人们大多时候都把动物想像得比它们的本性更凶残 。
「暴力因子或许深植在人类的血缘中,但我认为人们用禽兽不如来形容暴力者时,用字遣词上需更谨慎些 。」贝考夫说 。
贝考夫对「非人类哺乳动物大都生性温和」有着长篇大论,他还指出从我们的祖先中就可以找到许多暴力的根源,但利他性和互助合作也包括在内 。他引用了现代人类学家罗伯.萨斯曼(Robert Sussman)的研究,认为就算是灵长类这种非常具有攻击性的哺乳类动物,也花不到1%的时间打斗或较劲 。
不论怎么,单挑风险高;对许多动物来说,打斗带来的好处并未大于死亡风险 。最新最新调查,高度社会化和有领土意识的种族更容易杀害同类,而许多灵长类正有着这样的特征 。但专家们也特别提到,并非所有的灵长类皆是如此,例如倭黑猩猩便有着和平的母系社会结构,黑猩猩则更为凶暴 。
哈佛大学以人类征战进化研究著名的物种学人类学家理查.朗翰(Richard Wrangham)说,这些灵长类之间的差异性是很主要的 。在黑猩猩和其他自相残杀的灵长类动物中,杀害幼崽是最普遍的例子 。然而人类却不同,我们更倾向于杀害成人 。
「『成年杀戮俱乐部』是一个非常小的族群,」他说 。「像狼、狮子、斑点鬣狗这些有着群体和领地意识的食肉动物,也算在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