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西夏指的是现在的哪里? 西夏存在了多少年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西夏无修史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在阅读钦定的《二十四史》时,有的朋友会发现其中有《宋史》、《辽史》和《金史》,但却没有和他们并列长达二百余年的西夏国的西夏史 。
除了在《二十四史》中没有它外,在中国历史上甚至连一本官方主持编撰的关于西夏的史书都没有,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上图_ 西夏绘画
蒙古人对于西夏的仇恨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主力南下攻打西夏,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背信弃义的西夏人 。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久经沙场的蒙古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西夏首都中兴府下,将中兴府团团包围了起来 。
面对蒙古人的进攻,西夏人困守中兴府长达半年的时间,仍坚持抵抗到底,誓死不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渐渐粮尽援绝,百姓甚至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大量军民患病,破城的愁云整日笼罩在中兴府这一座孤岛上空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虽然中兴府的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但无奈天不遂人愿 。
上图_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即 成吉思汗

历史上的西夏指的是现在的哪里? 西夏存在了多少年

文章插图
公元1227年六月间,中兴府发生强烈的大地震,中兴府内无数房屋倒塌,大量无辜百姓死亡,军民死伤惨重 。更为可怕的是,由于围攻还未停止,震后城内爆发了可怕的大瘟疫,中兴府内人心惶惶 。
地震和瘟疫的爆发,沉重地打击了笃信佛教的西夏军民,他们认为这是老天要灭亡西夏,至此城内军民彻底放弃了抵抗的决心,走投无路之下,西夏末代皇帝李睍只得派人向成吉思汗请降 。
成吉思汗在进攻西夏途中由于围猎的时候坐骑受惊跌落马下摔成重伤,不久之后便病情恶化高烧不起,但仍坚持指挥围攻中兴府 。在接到中兴府内投降的请求后,成吉思汗虽然表示同意,但是自知不久于人间的成吉思汗还是向儿子和心腹大臣传达了命令 。
上图_ 西夏铁鹞子重骑兵形象
由于西夏历代国主性格反复无常,成吉思汗害怕西夏人知道他去世的消息后会反悔拒不投降,因此他交代在他死后秘不发丧,等夏主前来投降之时将其杀掉,并且将中兴府内的军民也全部杀掉 。交代完不久后成吉思汗便撒手西去了 。
在蒙古人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凡是主动投降的城镇成吉思汗都会保证城中军民的生命安全,但是面对中兴府的投降成吉思汗仍然坚持屠城,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对西夏人的仇恨 。
大汗死在了征讨敌国的战争中,因此蒙古人认为成吉思汗的死是西夏人造成的,再加上远征期间西夏对蒙古人的激烈抵抗,所以在投降之后蒙古人不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甚至连西夏王陵也被洗劫一空,由此可见蒙古人对西夏人的仇恨之深 。
在这两种仇恨的交织之下,我们也很容易就理解在元朝立国后为什么不给西夏人修史 。
上图_ 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
中原王朝正统观念之争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当一个王朝灭亡后,新兴的王朝便会主动承担为前朝修史的重任 。这就是所谓的“易代修史”,即“兴朝而修胜国史”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明自己作为新王朝沿袭的正统地位和合法性 。
元朝史官在修史时,出于正统性的考虑,该把并存的宋、金、辽谁归为正统而意见不一 。一派主张“以宋为世纪,辽、金为载记”,另一派则坚持“以辽、金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 。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就这样修史问题一拖再拖,结果从元世祖忽必烈时代一直拖到了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时期 。
最后还是在宰相脱脱的建议下,元顺帝下令给宋、辽、金各修一史,这一争论才告完结,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于王朝正统性的重视 。
上图_ 辽 北宋 西夏形势图
元朝史官在宋、金、辽三国谁是正统的地位上争了七八十年,但是对西夏的态度确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西夏肯定不是正统王朝,因此在是否单独立史的问题上连考虑都不考虑 。
虽然西夏国君在国内自称皇帝并和宋、金、辽死磕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但是大部分的时间西夏不是接受宋朝岁赐约为兄弟之国就是接受辽金招抚纳金称臣,夹在宋辽和宋金之间苦苦生存 。对于深受儒家影响、讲究气节和骨气的史官来说,西夏完全一个墙头草,也难怪元朝史官不把他当回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