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生平 王禹偁简介

太宗朝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的阳春,东京城外的金明池绿波荡漾,其南的琼林苑亦是春意盎然,新举进士们云集苑中,他们刚刚通过了殿试,又赶赴天子赐宴,这真是普天下读书人的莫大殊荣 。此刻琼林苑的春光若有十分,这些天子门生们则占尽了七分,他们个个意气风发,明媚如早春 。
读书人中流传着一句话,叫“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可这琼林宴上却偏偏有一个叫王禹偁的人,对这话不以为然 。因为他的确是曾在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高中龙虎榜进士的,可惜在接下来的殿试中被黜落,自然也就没有了凤凰池一类的故事 。而这一次,他再举进士,终于成为天子门生,赴宴御苑,可他的性格却又偏偏如他在《病鹤》诗里所描述的——“埋瘗肯同鹦鹉塚,飞鸣不到凤凰池” 。
年近而立的王禹偁在进士及第之前,是一个地道的白屋书生 。他家境贫寒,几代务农,苦学之余,以磨面为生 。不过,王禹偁的才华却是早已为远近所知 。据说他八九岁时即能著文 。当朝监察御史毕士安,当年在济州任上时,曾令王禹偁做磨面诗,王禹偁不假思索,开口对曰:“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 。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毕士安大奇之 。又一次,本郡太守设宴,席间,太守出诗句“鹦鹉能言争似凤”,满堂坐客皆不能对,正巧王禹偁来送面粉,抗声对曰:“蜘蛛虽巧不如蚕” 。毕士安赞叹王禹偁乃经纶之才,自是以小友呼之 。
琼林宴后,进士及第的王禹偁被授予成武县主薄,次年徙知长洲县,虽然官微职卑,王禹偁却信心勃勃 。他希望自己能像孔子与周公一样,辅佐君主成为尧舜之君 。而他在长洲时,遇到与他同年进士及第又志同道合的罗处约,两人或载酒湖上,或寻奇访幽,兴起指点江山,醉来吟诵歌啸,想来,这是一段多么惬意的时光 。当然,也是王禹偁最为怀念的一段日子 。他常说:“他年我若功成后,乞取南园作醉乡”,只是终究没有实现 。
王禹偁是天生的诗人,他一路且行且歌,拾掇著点点滴滴,尽入诗中 。而他的充满野趣与雅兴的诗句则为时人争相传诵 。端拱初年(988年),太宗闻其名,召回东京,擢右拾遗、直史馆 。这样的好运不啻一步登天,而王禹偁却感到任重而道远,即日献上《端拱箴》以寓规讽 。后来北庭边事日炽,王禹偁又献《御戎十策》,大得当朝宰相赵普的嘉赏 。再后来王禹偁拜左司谏,知制诰 。制知诰负责草拟诏敕,王禹偁文采斐然,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而左司谏则负责讽谕规谏,凡朝廷阙失,大事廷诤,小事论奏,自此,朝堂之上常常听到王禹偁词气慷慨的声音,虽然这声音有时并不那么和谐 。譬如,这一年的冬天,东京城大旱,王禹偁上表,请求皇帝将乘舆服御,以至百官奉料皆次第削减 。又表示自己虽然为朝士中家境最贫、奉禄最薄者,仍愿首先被削减奉禄 。
可以说,这几年是王禹偁人生最得意之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淳化二年(991年),王禹偁判大理寺,有庐州尼姑道安诬告自南唐入宋的老臣徐铉 。当时皇帝下诏勿治道安之罪,王禹偁抗疏力辨,认为道安诬告在先,理应治罪 。结果,被贬去商州 。在接到诏书的前一天,王禹偁做了一个梦,梦中赋诗,醒时只记得一句是“九日山间见菊花”,莫晓其意 。待到王禹偁到了商州官所后,第一眼见到竟是菊花盛开,纷盈目前 。
商州是一个山水秀美之地,虽然是谪居于此,王禹偁依然如当年游兴不减,依然如当年将目之所见、游踪所至,拾掇入诗 。只是从这时起,他的诗句中,却多了一份惆怅或惘然 。他曾一访商山四皓之庙,在深静的屋宇下,怀想他们白云高卧、紫芝素餐的逍遥 。他曾独坐于商山的修篁林中,却感叹:“商岭多修篁,苍翠连山谷,有鼠生其中,荐食厌未足??”,或者即使哪里也不去,只是坐于家中,抬眼望见亭前的一株杏树与桃树,也不禁伤感道:“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
自然,在此谪居生涯中,山水与歌诗成为他生活的支撑 。命运之砥砺使王禹偁没有了一般宋初文人们自五代承袭而来的艳冶的笔调,加之他自幼喜欢白居易的诗风,仰慕杜甫的诗骨,使得他的笔触越发的朴素,甚至沉重 。他写下《感流亡》,记述了荒年中民生的艰苦;他写下《乌啄疮驴歌》,用“商山老乌何惨酷”的语句来质问那些当地的豪吏,颇有杜工部“三吏”“三别”之风 。不过,王禹偁的谪居诗中,也偶有《畬田词》这种极快乐极热烈的笔调 。春去秋来,农人在田间忙碌,他们用鼓声与歌声来庆祝丰收 。王禹偁看到打谷场上“谷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乱入云”,感受着农人们“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的满足 。他听到“畬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于是加入农人之中,为他们赋诗填词,“从此商于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 。


推荐阅读